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的出路在何方?創新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答案。在創新的道路上,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方式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
科研機構與高校等雖然注重研發,但是其創新科研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存在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導致研發不能夠很好的實現應用化與產業化。另一方面對市場需求沒有足夠的調研與了解,導致研發的技術與產品很難適應和滿足市場需求,阻礙了新技術產品的商業化,價值不能夠發揮出來。
而作為技術需求方的企業,如果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去進行科研創新,在成本投入的負擔就過于龐大。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而且在技術的程度上未必能夠到達要求的高度。如果能夠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實現校企合作,就能夠zui大限度的優化資源配置,解決高校與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
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正式校企合作的實質和目的。高校的優勢在于有著大量的人才,研發能力強,但是在市場開發與經營等方面卻是弱勢。而企業剛好相反,人才相對是弱勢,在市場開發等領域卻擁有強勢實力。校企的結合,能夠發揮雙方的優勢,彌補雙方的劣勢,推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促進企業不斷發展與*的拓寬。
事實上相關方面的校企合作并不鮮見,近日,伊頓再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攜手合作,簽署了價值4.5萬美元的科研合作協議,致力于下一代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研發。而國內類似的合作還有很多,如浙江大學與中控科技集團、清華大學與南京電力自動化設備總廠、上海交通大學與德州儀器公司、海交通大學與西門子、華東理工大學與西門子等眾多校企之間都展開了合作。可以預見,校企合作已經成為推動儀器儀表行業產學研發展的有利途徑,也將成為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