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瑞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支持新興產業宜“精”不宜“泛”
日前*劃定培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疇,但具體的重點支持行業目錄仍是懸念。為更好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體的重點支持細分產業應該嚴格定義,支持資金應該投放,而不是眾人沾光、受益寥寥。
未來兩到三年內,政府將至少引導1000億的資金投入到新興產業中來。可以預計新興產業將承載的投資額度以及對相關行業的利好程度有望于當年的產業振興規劃相媲美。目前七大新興產業的名稱概括性強,但具體有哪一些產業能夠入選重點培育產業名單仍不得而知。
有心人士可發現,從*2009年5月份提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并著手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至今,規劃依舊未完成,七大新興產業的名稱已經多次更改,有的產業范圍也是一擴再擴,例如“生物”產業由以往的“生物醫藥”產業拓寬為“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是由以往的“電動汽車”產業調整而來。
盡管七大新興產業的調整反映了決策者對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疇斟酌再三、定位謹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新興產業相關利益方博弈的激烈程度,而目前細分重點支持產業目錄還未出爐,意味著這種博弈還將持續下去。
而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行動,不少省市開始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名義建立各種產業園區,大力吸引投資。但問題是在新興產業的具體產業目錄尚未確定之時,有的地方政府將不少傳統產業也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統領之下,一并許諾各種優惠政策予以支持,這有可能反而導致初衷為鼓勵發展有別于傳統產業的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難以兌現。
考慮到未來兩三年內,政府將至少引導1000億的資金投入到新興產業。具體的辦法為,*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同時要求地方配套100億,通過zui終批復的200只左右的產業基金,來募集總規模約為1000億左右的資金。這意味著,地方財政在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將起到主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如何用好這筆錢,關系到新興產業能否真正受到切實培育。
事實上,圈定的七大新興產業的范疇非常廣泛,其涉及的產業不乏眾多傳統產業尤其是正經歷技術升級的傳統產業,如何對這些產業進行定位?如何將這類產業與真正意義上具有發展潛力、與市場處在同一起跑線的新興產業進行區分?在有限的財政支持資金之下,如何有選擇有重點地對上述產業進行支持鼓勵?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在制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后續系列支持政策時慎重考慮。
無論是怎樣的產業支持規劃,政府財政支持資金總是有限,相比將有限的資金均勻散到過多行業中,集聚力量重點支持有限的有發展潛力的行業無疑更有效。在此次市場期待已久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仍是永恒的警鐘。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