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25日,“中科環保"與*大水泥工程總承包商、丹麥史密斯公司簽訂了出口30臺套同步分段噴吹袋式除塵設備的協議,出口額200多萬歐元。4月9日,由“中科環保"自主研制的這種設備,順利通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以*院士郝吉明為首的專家組稱,這項產品性能已經達到水平,到目前為止,中科環保生產這種設備近300臺套,可以除塵1500多萬噸。這標志著鹽城環保機械產業集群在科學發展大道上又跨出一大步。
鹽城市北郊綿延10多公里的公路兩邊,都是環保機械企業。“科行環境"、“中科環保"、“宇達機械"等一大批企業鱗次櫛比,家家產銷兩旺。
近年來,鹽城市將國內環保重點水泥、鋼鐵、電力等行業的節能減排作為發展方向,引導企業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環保機械,逐步形成以“中科環保"為、以生產治理大氣煙塵為主的環保機械產業群,擁有企業200余家、配套企業80多家。業內人士稱,南有宜興以水處理設備為主的“綠水工程",北有鹽城以煙塵治理設備為主的“藍天工程"。
目前,鹽城全市環保機械產業每年新增產值10多億元、利稅近2億元,增加就業崗位2000多個。更重要的是,已經開發節能減排產品360多個,在國內的*占30%以上,并出口越南、孟加拉國、埃及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鹽城擔當起凈化藍天的重任,成為全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基地。
鹽城環保產業集群中的,十分注重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院所為依托的技術創新體系,與高校院所形成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有10余名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和6000余名大專以上科技人才在不同的企業服務。國家建材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環保工程分中心、江蘇省節能環保機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都設在了鹽城,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也規劃在鹽城建設專業的實驗基地。目前,鹽城市環保產業群已獲得36項發明,210多項實用新型,有8個產品達到了*水平,6項產品*。
為產業集群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是鹽城的創新舉措之一。2005年中科環保被省*和*聯合認定為“省區域性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中心",2007年9月,又被國家*認定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承擔著信息發布與交流、人才引進與培養、項目引進與論證、新產品研發與融資、共性技術攻關等資源整合與共享的重要窗口功能。中科環保作為科行集團投資1.2億元打造的新型環保企業,現有員工中42%以上是研究人員,常年聘請教授20多人,并先后多次舉辦全國“水泥產業環保高峰論壇",進一步集聚各類社會資源,加快了鹽城環保產業群發展*產品的步伐。(修鐵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