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熒光光譜的原理和特點分析
閱讀:408發布時間:2022-6-11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是介于原子發射光譜(AES)和原子吸收光譜(AAS)之間的光譜分析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態原子(一般蒸汽狀態)吸收合適的特定頻率的輻射而被激發至高能態,而后激發過程中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
原子熒光光譜法( AFS) 因化學蒸氣分離、非色散光學系統等特性,是測定微量砷、銻、鉍、汞、硒、碲、鍺等元素成功的分析方法之一;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具有很高的靈敏度,校正曲線的線性范圍寬,能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這些優點使得它在冶金、地質、石油、農業、生物醫學、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各個領域內獲得了相當廣泛的應用。
AFS1101高精度雙道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儀,可雙道同時測定,用于As、Sb、Bi、Hg、Zn、Cd、Au等十二種元素的痕量分析。采用高集成度電路模塊化設計、動態跟隨消噪技術,提高儀器抗力,避免雜散光的背景干擾;全新設計機械結構更為緊湊,采用基準光學平面,使原子化器中心與光學焦點有更好的重合度;軟件操作簡單快捷、個性化軟件界面,支持數據實時上圖、圖形回放功能,采用USB通訊連接、支持windows XP、win 7 及win 8操作系統,提高軟件通用性;儀器升級型可支持元素形態分析測試。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衛生防疫、食品檢驗、藥品檢驗、城市給排水、地質普查、礦產冶金、農產品檢驗、科學研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