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公司動態
中國獼猴是研究免疫衰老的合適動物模型
點擊次數:471 發布時間:2014-5-17
在衰老過程中,天然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各種細胞組分在表型和功能上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這種變化并非單一的免疫功能衰退而是一種重塑過程,其結果導致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和容易感染傳染性疾病,稱之為免疫衰老。
作為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有著跟人類更為接近的基因背景和生物學特征,具有體型較大、壽命較長、可自然發生如糖尿病、骨質疏松、動脈粥樣硬化等老年疾病的特征,因而在衰老相關的研究中比小鼠等嚙齒類動物模型具有更直接的優勢。使用印度獼猴作為實驗動物的多項研究表明其免疫衰老雖然與人類類似,但是仍不能很好地模擬人類免疫衰老的變化。至今仍然缺乏合適的動物模型進行免疫衰老相關機制機理研究。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鄭永唐的指導下,博士生鄭宏毅對中國獼猴進行了免疫衰老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獼猴的免疫衰老發展迅速,15歲中國獼猴的免疫衰老程度就已與60歲以上老年人相當,而且較印度獼猴更為接近人類的發展特點。更為有趣的是中國獼猴的免疫衰老具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其雄性個體的免疫衰老速度顯著快于雌性個體,造成老年雄性中國獼猴表現出非常嚴重的免疫風險表型,但老年雄性中國獼猴的免疫衰老與性激素沒有顯著相關性。這種免疫衰老現象也普遍發現于人類群體,并認為可能是造成女性壽命長于男性的重要原因,卻不曾發現于印度獼猴。該研究表明中國獼猴是比較理想的用于人類免疫衰老相關研究的動物模型,也是研究性別相關因子對免疫系統調節作用的重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