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26發布時間:2012-5-19
中國煙草科研隊伍仿佛一支“神秘*”,長期以來低調又默默無聞。
然而,“煙草院士”謝劍平和“中式卷煙申報科技獎”所引發的爭議,卻將這支隊伍推到了風口浪尖。
誰在研究煙草?在研究什么?究竟緣何能夠屢獲表彰?這些疑惑像是一顆顆種子,漸漸在公眾心中生根發芽。
隱形的科研隊伍
中國煙草科研隊伍在人們眼中似乎是“沒名沒分”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煙草界資深研究人員曾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的煙草研究都在低調地進行。這是一個“沒有名分的研究專業,服務于一個備受爭議的行業”。
當然,這支隊伍也有人物。謝劍平,52歲,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在歷經了4年3次提名之后,2011年當選為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
隨之而來的,是一片質疑聲,眾人矛頭皆指謝劍平所做的研究——卷煙“減害降焦”。
事實上,謝劍平當選為*院士是對煙草科研人員科研水平和成果的一次肯定和表彰。
雖然煙草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但涉及煙草生產工藝領域的研究無疑是這支隊伍中的老大。
由于與“吸煙有害健康”的理念相悖,煙草研究飽受詬病。于是,許多研究活動都是在行業內部低調進行的。這也意味著,這些人很少能夠像其他領域的科研人員一樣,成為臺前的“科研明星”。
其實,這并不是煙草科研人員*次進入公眾的視線。2011年春天,在全國煙草行業政治工作會議上,國家*授予謝劍平等9人為“煙草行業學科帶頭人”,這一行動,揭開了煙草研究隊伍的神秘面紗。
從這份“煙草行業學科帶頭人”名單中,可以窺見當前中國煙草研究的主要陣地——鄭州煙草研究院、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紅塔集團、河南農業大學等赫然在列。
被*為中國煙草科技奠基人的*院士朱尊權曾總結說,“中國*、省級和地方的科研機構中有700多名科研人員常年從事煙草農業科研工作。”
煙草研究團隊雖然默默無聞,但是同其他領域科研力量一樣,廣泛分布在中國的科研院所、企業和大學。
在這些結構中,由朱尊權擔任名譽院長的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無疑是“帶頭大哥”。
這家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也是國家**直屬的綜合性科研機構。目前,鄭州院共有各學科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257余人,其中*院士2人,*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中原學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職稱專業技術人員90人,其中研究員25人。上述“煙草行業學科帶頭人”當中,就有2名來自于這里。
事實上,中國的煙草研究隊伍,并不缺乏人才。這支研究隊伍并不孱弱,而是一支隱形的強力軍團。
正如國家*局長姜成康在2012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中提及,在國內已經啟動的7個煙草科技重大專項中,共設立33名專家。其中,在卷煙調香領域認定3名卷煙調香師,在煙草育種、減害降焦等5個關鍵技術領域認定9名學科帶頭人。
2012年,中國煙草行業完成6個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新增行業專業技術資格人數363人。
飽受詬病的科研
謝劍平之所以被提名為*院士,是因為其在煙草的“減害降焦”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
事實上,同其他產品的研究類似,煙草研究也努力追求覆蓋產品生產整條流水線的各個方面。
不過,與煙草技術改良方面的研究項目相比,煙草與健康領域的研究明顯處于“先天不良”的地位,兩者之間的研究比重呈明顯失衡態勢。
鄭州院的煙草研究覆蓋了從煙草栽培至卷煙生產的全過程。這些研究涉及到了煙葉栽培調制技術、卷煙加工工藝和配方、香精香料、煙草化學,煙草加工設備、甚至計算機應用、煙用儀器儀表等研究。不僅如此,他們還同時還承擔卷煙廠、煙葉復烤廠工程設計和技術改造任務。
然而,對煙草經濟的服務仍是科研的重點。這從國家*的一份名為《中國煙草總公司關于編制2012年度科技項目計劃的通知》(下稱《通知》)的文件中清晰可見。
在《通知》中,重點項目包含了圍繞煙草育種、煙葉原料、卷煙調香、特色工藝、減害降焦、技術裝備、循環經濟、數字煙草等戰略性課題和重點領域。
其中,重大專項項目計劃要圍繞煙草基因組計劃、卷煙減害技術、卷煙增香保潤、中式卷煙制絲生產線、特色煙葉開發、超高速卷接包機組研制、造紙法再造煙葉技術升級等重大專項進行編制。
而有關吸煙對人體危害的研究就相對較少。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卷煙降害技術、煙氣有害物抑制與消除、煙氣生物效應及機理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等等。
*院士鐘南山就非常支持對煙草與人體健康的探索。
不過,這些研究由于無法對“煙草經濟”直接作出貢獻,而始終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
而謝劍平入圍工程院院士,實際上也是因為他在探索所謂有中國特色的卷煙“減害降焦”法方面有所貢獻。
引入中草藥、選擇性降低煙氣有害成分、研制開發“神農萃取液”正是謝劍平的主要研究方向,而降害的理論源于美籍華裔科學家左天覺。
在他看來,卷煙煙氣中99.4%左右的成分對人體無害,0.6%左右的成分對人體有害。根據這一依據,如果將煙草中對人體有害的0.6%的成分降低,那么就既可以保持煙草的傳統本色,又可以減輕因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傷害。
然而,原本是探索降低煙草對人危害的“減害降焦”技術,卻飽受質疑。
國家控煙辦主任楊功煥認為,“降焦減害”實際上是煙草業做出來的一個推銷卷煙的營銷策略。
而謝劍平毫不平順的院士登頂之路,更是眾人對“降焦減害”質疑的集體體現。鐘南山告訴《科學新聞》,謝劍平所有申請院士的資料、文章、沒有一點是減害的。
“*中草藥一般都是熬制,加在香煙中的中草藥都被燒掉了。這能起到減害作用?”鐘南山對謝劍平的研究質疑道。
*院士陳君石則刊發博文也明確表示了對“減害降焦”的“羞愧”。
陳君石立場很堅定,駁斥道:“我實難想象香煙的‘降焦減害’會成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降焦減害’不可能降低煙草的危害,反而能誤導煙草消費,阻礙控煙活動,這早已是公共衛生學界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專業機構的共識。”
早在2003年中國簽署的《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第11條中就有明確規定:“煙草制品包裝和標簽不得以任何虛假、誤導、欺騙或可能對其特性、健康影響、危害或釋放物產生錯誤印象的手段推銷一種煙草制品,其可包括‘低焦油’等詞語。”
“沒有煙草消費的安全標準,煙草低危害的宣傳,通常都是煙草公司試圖欺騙公眾,鼓勵吸煙技倆。”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新聞官于海倫告訴《科學新聞》。
同時,受訪的科學家們無一例外地表示了對正確研究煙草與健康關系的支持。
“我認為研究如何讓人戒除煙癮的工作就十分必要。”鐘南山說。
被圍剿的獲獎
10年來,煙草行業已陸續有7項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事實上,能夠登堂入室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煙草類研究不勝枚舉。一篇題為《中式卷煙減害新探索》的文章,羅列了21世紀以來全國煙草行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項目名單。“2002年《紅河卷煙廠自動化物流系統》、2003年《提高白肋煙質量及其在低焦油卷煙中的應用研究》、2004年《根結線蟲生防真菌資源的研究與應用》、《降低卷煙煙氣中有害成分的技術研究》、2005年《二醋酸纖維素漿液精細過濾及高密度生產技術研究》和2010年《卷煙危害性評價與控制體系建立及其應用》……”
“10年7獎”,在學者熊丙奇看來,是行政主導的政府科技獎勵、科技評審導致的結果。
“創新不是靠獎勵獎出來的,政府應該退出科技獎勵,把學術的交給學術,把市場的交給市場。”熊丙奇在博文中寫道。
除此之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公示顯示,此次參選的煙草研究成果的應用“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市場適應性,近三年累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735.74億元,新增利稅1421.8043億元”。
這些數據似乎表明,在煙草類研究獲獎的背后,正是一條通往巨大經濟利益的“康莊大道”。
其實,從*、國家科技獎勵辦公開的相關法律條文來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選本身就包含了對社會倫理、道德層面的考量。
翻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第九十六條:“獲獎成果的應用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安全和人民健康;《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二十九條則規定:國家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倫理道德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
“面對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種種便利與好處,其隱含的道德、倫理問題很容易被忽視。”*研究科技哲學的胡新和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楊功煥也表示,前幾次的獲獎,已經被許多煙草商用在煙草營銷上,給煙草業帶來了利潤。而謝劍平能夠在去年成功當選*院士,也與他曾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有關。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