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杭州卓越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閱讀:3130發布時間:2009-11-30
一、我國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應急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的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故的應急決策主要分為兩部分:事前應急決策和事后應急決策,所有決策行為組成了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故的應急決策系統。但是我國還沒有一個綜合全面的突發環境事件預警應急處理預案。如何應對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件,我國只有原則性要求,而沒有做出詳細規定,主要體現在:
1.對突發性事故的種類沒有詳細劃分,對應對突發事件缺乏(包括技術導則、技術設備等)。
2.我國水源地的管理部門各不相同,有*門管的、建設部門管的,有地方管的、也有流域管理部門管的;同時我國水源工程設施管理與水源地的水質管理分離、水量調度與水質管理分離、原水管理與城市供水系統管理分離。在這樣的管理分割和分離的狀況下,如果出現突發性事件,牽涉部門多,應急反應將大打折扣,統一行動艱難。
3.我國飲用水水源地總體狀況及其供水系統未開展全面評估。過去對水源地的評估雖然至少包括水質狀況的評估和工程安全方面的評估,但是這兩個方面沒有在一起,評價的結論往往是針對正常工作狀況,對應急反應能力部分還不夠詳細具體,特別是輸水管網、原水處理和配送系統,甚至廢水處理系統的評估,幾乎近于匱乏。
4.缺乏對總體水資源狀況(水質狀況和工程安全的評估)及其應急能力的全面評估,特別是關于突發情況下的數據資料幾近匱乏,從而導致應急保護信息不完整、決策信息不足。
二、美國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管理的特點
美國是較早認識到城市飲用水源突發污染危害并迅速開展相關應急管理研究和實踐的國家,早期的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主要包括有毒化學品污染、石油泄漏、投毒等,在“9·11”事件后,恐怖主義襲擊也成為了飲用水源的威脅之一。美國突發性水污染應急管理的特點表現為:
1.在應急管理的法律體系方面,《安全飲用水法》、《清潔水法》、《國家緊急狀態法》和《反恐法》中詳盡的法律條文為飲用水源突發污染應急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這些法律對應急管理各個主體和環節的規定,加上各州政府、地方政府與相鄰政府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協定,充分保障了突發污染應急管理的有效實施。
2.在應急管理的組織機構方面,國土安全部、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EPA及各州、地方政府及其*之間建立了詳細的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組織協調和負責機制。根據應急預案,各種危機的應對按照文件規定自動執行、升級和處理,不需要各級政府的簽字,省去了復雜的文件傳輸、批準等過程,提高了應急效率。
3.在應急預案的實施中,大量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各個組織之間的信息及時溝通、更新和共享,信息技術與現代監測設備的結合,還實現了對突發污染的及時監測、預警和評估,為應急行動提供了信息保障。
4.在應急預案的專業研究上,各個大學和研究機構積極參與相關的風險管理和應急預案的研究及實踐,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結合成為研制應急預案的一個重要趨勢。
5.在應急管理的資金保障方面,除了由美國政府的財力保障外,還通過政府、非政府組織、公眾三者分擔的形式,構建起了一個多層次社會資金保障體系,如依據《綜合環境應急、補償和責任法》建立的“超級基金”就為處理突發污染事件提供了資金支持。
三、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合理的應急措施
1.制定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故應急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制定水資源污染緊急狀態法,明確需要實行緊急狀態的條件、程序和緊急狀態時權力的行使等;并分別制定水環境災害、供水安全等有關的應急處理的單項法律或行政法規,從而通過立法來完善由經濟處理主體、緊急行政措施、應急處理法律后果等構成的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制度。
2.建立突發性水資源污染處理組織機構
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故發生后,需要成立由行政首長負責的各級管理部門應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專門議事協調機構——應急處理指揮部,并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由涉及突發性水資源污染時間應急處理的有關部門參加,通過立法賦予的特別權力,從而建立突發性水資源污染事故處理的組織體系,以便事后從容不迫地進行組織協調工作。其中,我們還需要建立其他類型的協調、組織。例如:美國大城市水局聯合會領導下的水信息和分析中心。
3.開展全面的突發性污染事故隱患調查和進行脆弱性評價
防止突發性污染事故,關鍵在于預防與防治相結合,因此,開展突發性污染事故隱患調查,可為有重點的開展各種防范工作并建立運行有效、行動快速的突發性污染事故監測、處置和預決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脆弱性評價則是在隱患調查等基礎上,對水資源可能存在的危險或者受到一個或多個脅迫因素影響后,對不利后果出現的可能性做出的進一步評估。
4.加強突發性水資源污染的應急動態監測能力,建立水情信息傳遞系統
水資源動態監測可以在水資源惡性事件發生前、中、后,對水資源事件造成的后果進行預測、分析與評價,為事件的處理提供科學依據。
為了減少污染物的擴散,及時查清事故現場,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應添置必要的防護裝備、交通工具、照明裝置、通訊裝備和現場快速監測儀器,使監測人員及時趕及事故現場,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對污染物質的種類、污染物質的概略濃度、污染的范圍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斷。
同時,在進行突發性事故動態水質監測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采樣工作的科學性,即布點完整性、參照樣典型性、采樣及時性和樣品保存穩定性等。
建立水情、污情信息傳遞系統,則是實現動態監測資料運用于防污管理、指揮調度的重要環節。在實施水質動態監測,并搜集到較多的水情、污情信息后,需要將動態監測站的*手信息傳遞到測站所在的省市主管部門和跨省的流域管理機構,以及自來水公司、重要用水企業等,以期得到合作,共同應對這類突發性的水污染事故。
5.進行迅速、準確的事故損失評估
水資源污染的損失評估要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水污染的輸出,也即水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評價,評價的結果一般以水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大小和人員傷亡數量來表示,或以水污染的受污等級來表示。
水資源污染事故的損失評估應該依據系統科學原理,力求評價結果準確、合理、系統、科學。需要說明的是,水污染輸出中也包括對人類有利的內容,如在水污染以后,一些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地區結構可以作一些調整;水污染后還可以喚起人們的環境意識,形成強烈的民族凝聚力等。不過,水污染損失評估的焦點還是水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