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馮經理
- 電話:
- 021-60521817
- 手機:
- 13817140470
- 售后:
- 86-021-61107441
- 傳真:
- 86-021-64881400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區漕河涇研展路455號B座
- 個性化:
- www.shjmsw.com
- 手機站:
- m.shjmsw.com
- 網址:
- www.shjmsw.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去年秋天,美國田納西州行星地球科學學院主任拉里·泰勒在月球土壤的zui外層中發現了“月球露水”,從而顛覆了科學家一直以來的信念——月球表面是一個*干燥的世界。現在,泰勒和同事劉洋(音譯)等科學家在7月22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月球的內部也有水,而且月球上水的覆蓋范圍比以前認為的要廣,月球上的水與地球火山中的水有很多相似性。研究月球上水的來源和形成對于研究月球的形成意義重大。
科學家認為,“月球露水”來自于月球外部,比如太陽風帶來的氫氣同月球上的氧氣發生反應了水。而此次發現的水來自于月球內部,這與以前的來源*不同。
由于月球上的火山存在了40多億年,而地球上火山活動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水,泰勒團隊據此推斷:月球內部可能也存在水。他們仔細檢查了1971年阿波羅宇宙飛船探測月球時帶回的一塊玄武巖,并使用加州理工大學的二次離子質譜儀(SIMS),測定了玄武巖中一塊磷酸鈣礦石所含的揮發元素,發現其中很多揮發元素在地球上都能找到。,。
泰勒團隊表示,月球上的許多巖石由內部產生,發現這些揮發元素“為月球內部有水提供了充分的證據”,但目前還不知道這些水是如何到達月球內部的。他們估計,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過程中或者形成之后,彗星(其中包含冰)在與地球或者月球撞擊時,朝月球“撒播”了水。
但劉洋也表示,如果月球上的水是在大碰撞期間下來的,那么,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次大碰撞中,諸如鈉和鉀等揮發性不強的元素都被消耗殆盡,水如何能夠幸免于難呢?因此上述碰撞理論或許需要重新研究。
此外,新發現還表明,月球和地球在化學組成和地質學領域的關系比以前認為的要更密切。在月球內部發現的這些揮發元素對于研究月球和地球如何形成意義重大。有科學家認為,早期的地球曾被一個名為忒伊亞(Theia)的火星大小的原行星撞擊,導致行星的一部分和地球的一大塊融化并蒸發,撞擊產生的粒子云后來聚合起來形成了月球,因此,科學家一直認為,月球上*沒有氫氣和氯氣等揮發元素。然而,泰勒團隊發現了這些揮發元素,顛覆了之前的假設。
此次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很多地方存在著豐富的水,這意味著人類定居月球的夢想并非遙不可及。目前僅僅向月球上運送500克水的成本就為2.5萬美元,如果科學家能夠設計出方案,非常方便地從月球的巖石中獲取水用于飲用或做燃料,人類定居月球并非不可能。
不過,泰勒也表示,月球水資源從何而來?它們可以保存多長時間?它們的儲量有多大?如何提取月球上的水資源?提取操作費用需要多少?這都是一系列復雜的棘手問題。
上一篇:剝去HIV病毒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