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廢水檢測及處理方案簡述儀器配置
【方案簡述】醫院廢水檢測及處理
醫院污水主要由住院部、門診室、實(化)驗室、食堂、浴室、衛生間、試劑室、洗衣房等場所排放的污水組成。該污水是一種低濃度污水,水質與一般生活污水類似,其中除含有有機的和無機的污染物,如各種藥物、消毒劑、解剖遺棄物等污染物外,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蟲,成份較為復雜。該廢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從而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
設計原則 :
1)遵守國家對環境保護、醫院污水治理的制定的法規、標準及規范,服從醫院的總體規劃,執行各種相關的標準和規定。
2)因地制宜地選用污水處理工藝,做到技術*、實用、安全可靠、處理效果穩定,經處理后的水質穩定達標。
3)節約能源,大限度降低運行費用,工程投資少,占地面積小。
4)盡可能地減少污水處理站對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防止二次污染。
5)適當地考慮自動化操作,以簡化操作管理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并易于維護保養。
6)盡量采用新材料、新產品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水質標準 :
本設計將國內同類醫院的污水水質參數,作為醫院的污水水質。按照國家標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和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處理后的出水水質。
工藝流程 :
來自化糞池的污水經格柵去除浮渣、紙屑等漂浮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然后經提升泵均勻進入預沉池,經沉淀去除大部分懸浮物后自流進入生物反應池進行二級生化處理,經生化處理后的污水再進入二次沉淀池,去除懸浮物和生物污泥后的清水排至接觸消毒池,通過投加的二氧化氯消毒劑對污水進行消毒,經過消毒處理后的清水達標排放。 各沉淀池中的污泥經電動排泥閥、進入污泥池,濃縮后經泥漿泵進入板框壓濾機;在壓濾機排出的泥餅中摻入石灰、植物秸桿攪拌均勻,堆放熟化滅菌,3個月后外運或填埋。壓濾機排出的清水返回門診大樓后邊的化糞池。
建議使用設備:
1、格柵
2、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3、二氧化氯發生器
4、帶式壓濾機
5、COD在線分析儀+氨氮在線分析儀
6、BOD-3000壓差式直讀BOD測定儀
7、ZWYG-2087A 懸浮物在線分析儀
8、pH在線分析儀等。
注:因水量、水質、排放標準不一,具體方案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