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交易所昨發布新退市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專家稱這是重大利好,炒差、炒小、炒新將被遏制
4月29日,深交所發布《關于改進和完善主板、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同時上交所也發布了《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
據介紹,兩個交易所的退市方案基本相同,深交所只在具體條款上區分出了“中小板”。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是繼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的又一次重大制度變革,將真正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讓股市“不死鳥”神話破滅,讓“垃圾股”遠離市場。
專家稱是重大利好
據介紹,新退市方案中新增和變更了七項退市條件。包括凈資產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年度審計報告為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公司暫停上市后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股票累計成交量過低(不適用于僅發行B股上市公司);股票成交價格連續低于面值(不適用于僅發行B股上市公司);七是連續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不適用于主板上市公司)。
深交所表示,現行退市制度暴露出上市公司退市標準單一、退市程序相對冗長等弊端,已不能*適應資本市場發展需要。《方案》在原有條件的基礎上,結合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監管經驗,借鑒創業板及海外市場的退市規定,進一步完善了退市標準體系,使得退市標準更加科學合理。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深交所和上交所同時發布主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這意味著“主板退市新規則”誕生。這是繼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的又一個重大制度變革,將是A股市場的重大利好。以后,股市“不死鳥”神話將破滅,“垃圾股”將遠離市場。
不同于創業板退市
深交所表示,與創業板相比,主板和中小板退市制度探索的方向和思路是一致的,總體框架和主要退市條件也大體相同,同時根據各個板塊特點,在個別指標和具體細節上保留了一定的差異。
其中,主板、中小板方案借鑒創業板的退市制度,在凈資產為負、非標準審計意見、暫停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股票成交量、股票成交價格等退市條件方面與創業板基本相同;同時,《方案》根據主板、中小企業板公司的特點設計了營業收入的退市條件;中小企業板繼續沿用連續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的退市條件。
另外,由于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公司在規模上的差異,在一些退市條件的具體指標設置上也有所區別,如股票成交量的退市指標,主板為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股票成交量低于500萬股,而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的相關指標分別為300萬股和100萬股。
深交所方案規定,中小企業板沿用“連續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的退市條件,但調整為“上市公司zui近36個月內累計受到本所三次公開譴責的,其股票直接終止上市”。但是這項退市條件不適用于主板上市公司。
藍籌股或將受追捧
深交所、上交所新退市制度的出臺,立刻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應。
一位叫“漲跌不驚”的股民說:“幸虧我沒有ST股,否則下星期股市開盤會虧死啦。”還有一位網友說,這次狼真的來了。現行主板退市讓再差的公司,再爛的殼,停牌時間再長,官司纏身再多,甚至已經進入破產程序的,都可以通過重組借尸還魂,股價一飛沖天。新退市制度必然改變這一現狀。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提醒投資者,在新政策的明確導向下,市場的投資功能會增加而投機功能減低,藍籌股價值會被發現,“炒差”“炒小”“炒新”投機行為將被遏制,股民一定要認真領會監管者的導向,防止吃虧。
董登新則表示,A股估值的兩極分化將不可避免:藍籌股將更受追捧,績優股上漲空間將進一步打開;而垃圾股將會被拋棄,投資者將開始學會“用腳投票”。
據新華社(華龍網-重慶晨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