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環保廳公布7月份9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因臭氧濃度拖了后腿,福州位列第八。這是我省依照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發布設區市空氣質量月度排名,今后還將每月通報一次。
據悉,此項排名的依據是“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這一指數通過對空氣質量新標準中6項指標的污染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后得出,指數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重。
按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7月份全省9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依次為:泉州、南平、莆田、寧德、漳州、龍巖、廈門、福州、三明。
9個設區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優天數比例為65.6%,較上年同期提高17.8個百分點;良天數比例為34.4%,較上年同期下降17.8個百分點。
環境保護部之前的排名,大部分是福州于廈門,7月份為何落后了呢?環保專家認為,從環保部上半年公布的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來看,今年上半年福州空氣質量要略好于廈門,7月份也僅以微弱劣勢落后于廈門。可以說兩市空氣質量總體差別并不大,個別月份排名互有先后屬于正常波動。但從具體指標來看,福州PM10與其他設區市相比偏高,應進一步加大建筑施工揚塵管理、城區餐飲油煙污染整治、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等工作力度,改善城區空氣質量。
據了解,7月份福州臭氧濃度為139微克/立方米,大大高于9個設區市平均值的112微克/立方米,成為影響我市7月份空氣質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機動車尾氣是臭氧的主要來源,進入夏季以來,隨著氣溫升高,日照強度增大,加之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大,都可能導致臭氧濃度升高。
今后,省環保廳每個月都會通報全省9個設區市的空氣質量排名,公布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質量總體狀況、主要污染物狀況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