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重慶通瑞過濾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從日產搶購風看中國制造
從日產搶購風看中國制造
吳曉波說,過去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制造界行走,他的企業家朋友中大半為制造業者,他眼睜睜的看他們“囂張”了二十年,而今卻終于陷入前所未見的痛苦和彷徨。為此他提出了一些簡單的觀點,其實制造業有個非常樸素的哲學,那就是:
做電飯煲的,你能不能讓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黏鍋;
做吹風機的,你能不能讓頭發吹得干爽柔滑;
做菜刀的,你能不能讓每一個主婦手起刀落,輕松省力;
做保溫杯的,你能不能讓每一個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熱水;
做馬桶蓋的,你能不能讓所有的屁股都潔凈似玉,如沐春風;
從電飯煲到馬桶蓋,都歸屬于所謂的傳統產業,但它們是否“日薄西山”、無利可圖,*的取決于技術和理念的創新。在這個意義上,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而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陷入困境的制造業者,與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戰場上亂碰運氣,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業里,咬碎牙根,力求技術上的銳度創新,由量的擴展到質的突圍,正是中國制造的zui后一公里。
油過濾再生凈化設備制造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只追求低廉成本和打壓競爭、沒有技術創新和改革,怎么走怎么艱難,也無法讓我們的濾油設備在上打出響當當的“中國制造”。
如吳曉波所言,那些他所見的那些很多在免稅店搶購商品的,也都算是中國當今的中產階層,是理性消費的中堅,他們很難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廣告打動。用戶們當然喜歡價廉物美的商品,不過隨社會與市場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會理性偏好“性能偏好者”,這些都是愿意為新技術和新體驗埋單的人。這一類型消費者的集體出現,實則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轉捩點。
“中國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處,而僅僅在于——能否做出打動人心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