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恒新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日處理7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7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您是處理什么水、處理的水量有多大、要求出水達到什么標準?
我們可根據您提供的信息給出設備價格、設備尺寸、設備采用的材質、工藝等。
MBR工藝有哪些組成?
通常提到的膜 - 生物反應器實際上是三類反應器的總稱:
①曝氣膜 - 生物反應器
②萃取膜 - 生物反應器
③固液分離型膜 - 生物反應器
曝氣膜
曝氣膜--生物反應器(AMBR)采用透氣性致密膜(如硅橡膠膜)或微孔膜(如疏水性聚合膜),以板式或中空纖維式組件,在保持氣體分壓低于泡點( Bubble Point)情況下,可實現向生物反應器的無泡曝氣。
該工藝的特點是提高了接觸時間和傳氧效率,有利于曝氣工藝的控制,不受傳統曝氣中氣泡大小和停留時間的因素的影響。
解說水處理MBR工藝 那些你不知道的工藝類型、組成和新型組合工藝!
萃取膜
萃取膜--生物反應器,又稱為EMBR(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因為高酸堿度或對生物有毒物質的存在,某些工業廢水不宜采用與微生物直接接觸的方法處理;當廢水中含揮發性有毒物質時,若采用傳統的好氧生物處理過程,污染物容易隨曝氣氣流揮發,發生氣象,不僅處理效果很不穩定,還會造成大氣污染。
解說水處理MBR工藝 那些你不知道的工藝類型、組成和新型組合工藝!
為了解決這些技術難題,英國學者Livingston研究開發了EMB。廢水與活性污泥被膜隔開來,廢水在膜內流動,而含某種專性細菌的活性污泥在膜外流動,廢水與微生物不直接接觸,有機污染物可以通過選擇性透過膜被另一側的微生物降解。
由于萃取膜兩側的生物反應器單元和廢水循環單元是各自獨立,各單元水流相互影響不大,生物反應器中營養物質和微生物生存條件不受廢水水質的影響,使水處理效果穩定。系統的運行條件如HRT和SRT可分別控制在優的范圍,維持大的污染物降解速率。
生物處理技術應用到污水處理中具有如下特點:①很強的吸附性、良好的沉淀性,降解能力,處理效果很好。②可處理大量水,方法成熟③成本低無二次污染。但是由于研究時間不是很長,因此人們對環境生物技術在治理和防護水污染等方面的認識不是很充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和拓展。
環境生物技術在水污染方面的應用。
生物發酵技術 生物發酵工程涉及早的領域是廢水生物處理。目前關注的生物發酵技術主要有:①水解-好氧生物處理法(H/O法)。其特點就是將厭氧過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過程[5]。用H/O法處理表面活性劑廢水、焦化廢水和印染廢水等難降解的工業廢水,其效果十分顯著。②生物除磷脫氮技術,生物脫磷是利用微生物“硝化—反硝化”的原理,在缺氧的條件下實現的,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微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釋放磷,再在好氧條件下超量攝取磷來除去污水中的磷,由于氮和磷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因子,對于封閉和半封閉的水體,開發出同時能有效去除水體中氮和磷的方法尤為重要。③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是在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應用的用于日處理20萬t一下的中小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其特點是周期性的進行好氧、厭氧操作,以達到去除COD、氮和磷等的效果。
MBR工藝有哪些特點?
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技術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地進行固液分離,其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的沉淀池,出水水質良好,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
2、膜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分離,運行控制靈活穩定。
3、由于MBR將傳統污水處理的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并取代了三級處理的全部工藝設施,因此可大幅減少占地面積,節省土建投資。
4、利于硝化細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統硝化效率高。通過運行方式的改變亦可有脫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齡可以非常長,從而大大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6、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極低,由于泥齡可無限長,理論上可實現零污泥排放。
7、系統實現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生物技術就是正在逐步形成的,與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化學工程等許多基礎學科密切相關并相結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利用生物(細胞組織及其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設計構建具有預期性能的新物質或者新品系,一劑與工程原理相結合,加工生產成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綜合性技術。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方式
1、培菌
警告:本裝置在啟動正常運行前,必須進行培菌程序。
膜不能在原污水狀態下運行。
將《運行模式》轉換開關轉向“培菌”程序,打開原污水入口閥,污水進入緩沖柜,當液位至中位時,此時粉碎泵自動啟動,將污水轉駁至序批柜內,直至低位時自動停止。
再次進入原污水,緩沖柜因水位上升至中位而又重復上述動作,直至序批柜液位高位R2指示燈亮,緩沖柜液位中位F2指示燈亮,關閉污水入口閥。
啟動曝氣泵PQ1、PQ2,PQ1、PQ2、P1泵連續運行4h后,自動轉入“間歇運行” 《開20min,停20min》。運行2天后,執行一次《公海排放》程序,排去少量污水后,如上所述加入新鮮污水。
可以從取樣口取出序批柜內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觀察活性污泥的培養狀態如何,如達到1/3,則說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時間,如能加入“種泥”菌種可縮短培養時間。
裝置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停歇,也可用“培菌”程序,因為柜內已有休眠的活性污泥,培菌過程僅需1-2天。
培菌過程中膜組不參加工作。
2、正常運行
在“培菌”程序完成后,可將程序轉向《正常運行》,打開污水入口閥,當緩沖柜內液位達F2時,P1泵啟動,將污水轉駁至序批柜內,直至液位至R2時停止(此過程為“進水期”),進水期PQ1、PQ2連續運轉;進水期完成后,進入“曝氣期”,PQ1、PQ2連續運轉;曝氣期結束后,進入“靜止期”,PQ1、PQ2停止,;靜止期結束后,電動閥打開,P2泵啟動,將上清液泵入清水柜內,直至液位至R1時或當清水柜內液位至L3時停止,電動閥關閉。
當清水柜內液位至L2時,以下有兩種選擇:
1)膜法處理:手動關閉閥VQ9,打開VQ7、VQ8,將轉換開關轉向《膜法處理》,VS1打開,紫外線消毒裝置運行, P3泵啟動,手動調節V1、V2、V3,控制出水量和濃縮液回流量(一般預先都調定為50%)),排放水經膜組過濾后進入接觸消毒柜,經消毒后排放至舷外,直至液位至L1時,P3、紫外線消毒裝置停止,VS1關閉,延時1分鐘后,VS2打開,間隔10秒對膜沖洗二次后關閉。
也可定期手動打開沖洗水閥V2,V4、V5,關閉VQ7、V3,用清水對膜進行清洗,從視流管中看到水變清為止。
2)公海排放:當船航行于公海或非規則海區時,可關閉閥VQ7、VQ8,打開閥VQ9,將轉換開關轉向《公海排放》,P3啟動,可將經過曝氣、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排放至舷外,此方式可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如果F1、R1脫水4小時以上,裝置將自動進入休眠狀態,PQ1、PQ2開20分鐘,停20分鐘,直至污水進入,休眠才自動中止。
3、應急排放:當遇到緊急情況,裝置不能正常運行時,可手動關閉VQ2、VQ4,打開VQ1,VQ3,當緩沖柜內液位至F2時,粉碎泵自動啟動,將污水粉碎后排放至舷外,直至低位時自動停止。
4、化學清洗:膜組參加裝置正常運行3個月以后或流量降低時,需對其進行一次化學清洗。關閉閥V1、V2、V3、V4、V5、VQ7,打開加藥考克C1、C2,啟動加藥泵,使藥閉式循環30分鐘后,停止加藥泵,關閉C1、C2。
3~8小時浸泡完成,手動打開閥VQ8,VQ7、V1,關閉閥VQ9,將殘余液排至舷外,5分鐘后關閉閥V2。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