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發展的的重中之重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依據小區污水排入水體的功能不同而異,常用處理方法有:化糞池、一級處理(初次沉淀池)、生物二級處理及二級處理后再經消毒回用等。由于小區污水處理水量較小,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工藝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無污泥或少污泥的處理工藝,以防止因污泥處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較為常用的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有:
1、污水→調節池→初次沉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是應用zui廣泛的方法,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優點是停留時間短、易掛膜,尤其適合設備化,埋地建設倍受環保公司及用戶青睞,但由于維修管理及設備防腐等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應用受到限制。但如果建成地下鋼筋混凝土形式,設置人員通道以便維修,此種地下建設方式在小區水處理中具有較大市場,但這種方式一般處理規模較小,每天排放污水量小于幾百噸的小區較為理想。對上千噸的小區污水處理,推薦采用地面建設方式,生物處理部分可采用接觸氧化,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也可采用SBR或其改進型CASS工藝,曝氣方式建議采用低噪音的風機或水下曝氣機。
2、污水→調節池→混凝沉淀→過濾→出水,對處理程度要求不高,且水量較小時,可采用此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異味小,管理簡單等優點。另外,在好氧生物處理之前加上酸化水解,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系統的總去除率。生活小區通常有較大的綠地面積,如果把污水處理后回用于澆灌綠地、道路、沖洗汽車,應在上述處理出水后加上消毒或其它補充措施。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常用的幾種處理工藝:
1、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淀池→出水
↑←污泥回流↓
2、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出水
3、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淀→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加藥
↓
4、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出水
加藥
↓
5、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出水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污泥產量少,無需污泥處理設備,一年抽排1-2次,出水可回用。
(2)有機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3)整個系統自動化程度高,無需專人看管,同時配備人工制動系統。
(4)占地少,系統除嗅, 降低噪聲,埋于地下,與周圍環境協調。
(5)地埋式系統一般不承受過車荷載,有高荷載時可采用加強結構。
根據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筑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國內外一般都采用生化方法處理生活污水,因為生活污水的BOD5/CODcr≈0.5,可生化性強。接觸氧化法具有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有機物去除效果好,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簡單和占地面積小等優點。為此,我們選用了工藝成熟、運行可靠的接觸氧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