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MWS-3-常德市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出水管口徑 | 1-30mm | 處理量 | 10-1000m3/h |
---|---|---|---|
額定電壓 | 0.75v | 額定功率 | 0.75kw |
加工定制 | 是 | 進水管口徑 | 1-30mm |
空氣量 | 10-100m3/min | 流量計規格 | 1-100m3/h |
MWS-3-常德市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工藝征:
1) 對污水中的機物進行降解、硝化菌將NH3-N硝化為NO3-,對機物去除率在95%以上;對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
2) 預處理過程簡單,不需要大量投加化學藥劑,操作過程簡單;
3) 回收率高,水的回收率可達到99%以上,這種靈活性容許操作員在流入的未凈化水惡化時通過降低回收率減少對隔膜的“壓力",但同時產生相同總量和的凈化水;
4) 系統使用邏輯進程監控系統,包括流量傳送器和壓力傳送器等等。這種高度受控的系統方法可用于設計靈活的系統并提高操作員接口的低要求;
5) 空沖洗在各種流入條件下都能可靠;
6) 自動反沖在較低的過膜壓力下提高整體膜通量;
7) ,只傳統工藝的10~20%;
8) ,連續時間可達7小時,斷絲率小于1%。
污水處理系統的調試
1、生化處理系統工藝調試
工藝調試是污水處理站投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是發現并解決設備、設施、控制、工藝等方面的問題,使污水處理設施能投入到正常;2.是實現工藝設計目標,即出水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3.是確定符合實際進水水量和水質的各項控制參數,在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
調試的主要內容:*、帶負荷試車,解決影響連續的各種問題,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二、生物膜培養和馴化,主要是積累處理所需微生物的量并使生物膜適應現的水質;三、確定符合實際進水水質水量的工藝控制參數,在確保出水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能耗。
2、帶負荷試車
在確定以上各步工作準備到位的情況下,聽從指揮安,逐步開啟水處理設備、管道中間的所閥門和其他關聯的附件,操作過程要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在調試期間可按相關操作規程和現場調試指令執行,調試結束后進一步完善所各項操作規程),各人員要適時觀察和檢查各處理單元及設備的情況,按工藝流程順序啟動其它設備。
3、主要水處理單元生物膜的培養
本水處理系統中的是該系統的主要處理單元,必須對水處理單元進行生物膜的培養才能整個工藝系統的正常。即要在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內實現活性污泥的掛膜,形成生物膜,具體視現場情況(一般以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來確定)確定。
a、生物池內*次作為原基菌水質應該采取生活污水和同類污泥菌進行馴化,調節PH值(6—9),即污泥澎脹活性后進行掛膜培養。
b、一般一個培馴周期為十五天,視生物相形成情況投加營養水原及物料,增加溶解氧的釋入,定時觀測活性污泥負荷及澎脹比例(水:泥為20—30%)。
c、達到(b)或載體形成生物膜,開始增添適量原污水,須約兩周時間穩定水質逐步達到滿負荷運轉,同時應加大活性污泥回流,保持充足的污泥比例(15—20%)。
d、應定時定量開閉風機,測定溶解氧指數和微生物相的形成及活動情況,同時注意風機溫度,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e、每天檢測一次微生物種類、物相、掛膜情況,定時定量補充養料,測定水質變化,確保生態平衡。
MWS-3-常德市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設計基礎
1、
1)設計必須符合適用的要求 的處理工藝、構筑物(建筑物)型式、主要設備、設計規準和數據等,應大限度地滿足使用的需要,以污水處理站功能的實現。
2)設計采用的各項數據必須可靠 設計所選用的原始數據必須可靠、準確,并必要的安系數。同時對于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的采用必須積,但需慎重。
3)設計應符合的要求 設計中一方面盡可能采用措施降低工程造價,選用的設備;另一方面又必須在工程過程中,盡量的減少。
4)設計技術應當力求和 設計中必須根據的需要和可能,在的原則下,盡可能采用技術。在機械化、自動化與儀表化程度方面,要從實際出發,根據需要和可能及設備的情況,妥善確定。
5)設計應適當注意美觀和綠化 污水站采用地下式結構,與周圍環境力求和諧。
6)設計應符合易于維護管理的要求 污水處理站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普遍不高,因此應盡可能的使整套處理系統易于維護管理。
工藝特點
(1)出水水質上好穩定
由于膜的分離,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用途較廣。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完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上好的出水水質。
(2)剩余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下,由于MBR膜池內膜的截留,一次剩余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放),降低了污泥處理。
(3),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省; 該工藝、、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4)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HRT)與污泥停留時間(SRT)的完分離,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5)需進行深度處理
的固液分離將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該工藝所采用的MBR膜孔徑為0.08-0.3μm,細菌不能通過,理論上需消毒處理。因此采用該工藝不須經深度處理即可直接回用。
施工準備工作
1、 施工條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
設備安裝前組織關施工技術管理人員認真熟悉設計施工,,家的安裝技術資料和產品說明書、裝配圖。邀請設計單位及關管理單位到施工現場進行設計交底,充分領會設計意圖和部技術要求,對安裝工程事先制定相應的符合現行關安技術規準和產品技術文件規定的安技術措施及安裝方案。
現場勘察:
設備安裝前組織關施工技術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勘察,配合土建施工人員清出預埋管、預埋件,核測其位置高程并作詳細記錄。為組織施工做好準備。
材料、安裝機具、勞動力準備:
工程施工前,對水源、電源、照明、主要材料、機具、勞動力等做充分準備,作出安。備齊安裝施工中使用的符合計量法規規定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器具、儀器儀表,精度不低于要求的精度等級。
根據安裝的需要備齊工具,如:公斤扳手、尼龍吊帶、套膠管鋼絲繩、抬鎬、框架水平、輔助胎具。
施工設備材料的準備、到貨:
凡標書中規定由承包方的設備及材料,一經中標后,立即著手開始對設備及材料家的調研工作,以的原則確定家,并根據各分項工程進度安,制定設備材料進計劃,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批準。
計劃安:
根據總體工期要求及現場條件制訂總進度計劃,根據總進度計劃作出本工程的總材料需求計劃,分別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核準、審定。
2、設備開箱檢查及保管:現場開箱、清點和設備交接
設備的開箱、清點和交接按關協議,由承包方組織,建設單位、商和監理方等關人員參加。在設備進后,根據設備裝箱單逐箱及時進行數量清點,對設備的外觀逐一進行檢查拍照并作好登記記錄,辦好交接手續。對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協商解決。在清點過程中,發現不能互換的零、部件,按安裝位置和次序作好標記,為順利安裝創造條件。
3、設備基礎
清除設備基礎表面和地腳螺栓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積水,并找出予埋鋼板的面,對于進行二次混凝土澆筑的接觸面按設計和規范的要求進行鑿毛。
機械設備安裝
1、皮帶輸送機
安裝時以皮帶輸送機縱向線作為滾筒橫向線組裝主動滾筒、從動滾筒,主動滾筒、從動滾筒軸線平行且與輸送機縱向線垂直。
2、軸流風機
安裝前先對風機基礎進行磨光,用水平尺找平。在設備基礎上放出風機縱橫軸線位置,安放地腳螺栓,設備就位,緊固地腳螺栓。檢驗時,開啟電動機,各部位應異常現象和摩擦聲響。
3、電動板閘
作業前先支搭腳手架,然后在出水口墻面上標出出水口豎直線及閘門底部標高線。同時檢查閘體起吊孔與啟閉機混凝土支座孔是否對中,如不對中,先調整支座孔。將板閘吊裝到位后,靠在出水口。
將板閘吊起后,調整板閘絲杠線就位,并調整閘體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將板閘臨時定位固定后,及時作出膨脹螺栓孔的位置標記,將板閘吊離墻面后,
用沖擊鉆成孔,再將閘體起吊就位,將膨脹螺栓擰緊,使閘體固定在墻面上。
閘門安裝后,必須平整嚴密,啟閉機開啟靈活,卡阻和抖動現象。
4、電動單梁橋式起重機安裝
土建工程進行到我方認為為合適安裝起重設備時,提前28天向監理工程師提出申請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進行安裝。
起重設備安裝由具起重設備安裝資質的隊伍進行。工程施工、試及驗收按照《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98,并符合其它關規準規范的規定或滿足當地勞動主管部門的要求。起重設備安裝完成并通
過監理工程師、當地勞動部門的驗收,施工方負責辦理相關的一切手續。
采用48鋼管及卡具沿天車導軌方向搭設作業腳手架(腳手架支搭時考慮操作人員和工字鋼的重量,及工字鋼的進室和提升空間。),腳手架上搭防護欄,滿鋪大板。同時搭設一個調試平臺進行導軌調直,導軌調直后,用吊鏈將其吊到腳手架上面,按照《懸掛運輸設備軌道》87SG359中的方式進行連接、導軌安裝。
使用經緯儀放出導軌軸線,水平儀測量高程,并在每根房梁預埋鐵上焊一塊連接板。
用吊鏈吊起導軌就位找正,順直后連接板點焊焊牢,然后加滿連接板、筋板、點焊,用經緯儀與水平儀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焊接。
在車間內搭設平臺,進行天車梁組裝,并按照產品說明書和裝配圖安裝配套電元件和附屬部件。檢驗合格后,用2個吊鏈平穩起吊,使天車就位,安裝調整行走輪間隙在允許范圍之內。
防撞裝置等其他附屬裝置安裝,按設備安裝技術手冊進行。
⑴設備技術文件、合格證書齊備,安裝記錄、電記錄齊;
⑵所連接部件緊固松動,鋼絲繩端固定牢固,在卷筒上纏繞正確;
⑶軌道上所雜物清除干凈。
9、負荷試車
⑴接通電源,點動并檢查各傳動機構、控制系統和安裝置。操縱機構的操縱方向與起重機的各機構運轉方向相符。
⑵各機構的電動機運轉正常,大車和小車時不卡軌,鋼絲繩硬變,扭曲,壓扁,跳槽現象,各制動器能準確及時的動作,各限位開關及安裝置動作準確、可靠。
⑶當吊鉤下放到低位置時,卷筒上鋼絲繩的圈數不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⑷用電纜導電時,放纜收纜的速度與相應的機構速度相協調,并能滿足工作限位置的要求。
⑸以上各項試驗不少于5次,且動作準確誤。
10、靜負荷試車
⑴開動起升機構,進行空負荷升降操作,使小車在行程上往返不少于三次,異常現象。
⑵將電葫蘆停在起重機跨中,逐漸加負荷作起升試運轉,直至加到額定負荷后,使小車在橋架行程上往返數次,各部分異常現象,卸去負荷后橋架結構異常現象。
⑶將小車停在橋式起重機跨中,沖擊的起升額定起重量1.25倍負荷,在離地面高度為100~200mm處。懸吊停留時間不少于10min,并失穩現象。然后卸去負荷,將小車開到跨端或支腿處,檢查橋架金屬結構,裂紋、焊縫開裂、油漆脫落及其他影響安的損壞或松動的缺陷。此項試驗不過三次,三次*變形。
⑷檢查起重機的靜剛度:將小車開至橋架跨中,起升額定起重量的負荷離地面待起重機及負荷靜止后,測出其上拱值,此項結果與上一項結果之差為起重機的靜剛度,其值符合規范規定。
11、 動負荷試車
各機構的動負荷試運轉分別進行,聯合動作試運轉時,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各機構的動負荷試運轉在行程上進行,起重量為額定起重量的1.1倍,累計起動及時間符合規定,各機構的動作靈敏、平穩、可靠,安保護、聯鎖裝置和限位開關的動作準確、可靠。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