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厭氧反應器>>UASB厭氧反應器>> 東陽市IC厭氧反應器
東陽市IC厭氧反應器
一、構造原理
(一)構造原理。IC 反應器高度可達16~25m,高徑比一般
為4~8,由混合區、顆粒污泥膨脹床區、精處
理區、內循環系統和出水區5 個基本部分組成。
核心部分是內循環系統,由一級三相分離器、
沼提升管、液分離器和泥水下降管等組成。
經pH 值、溫度調節及預酸化處理后的廢水,
入反應器底部的混合區與厭氧顆粒污泥充
分混合后,進入顆粒污泥膨脹床區進行生化降
解,該處理區容積負荷很高,大部分COD 在此
處被降解,產生的沼由一級三相分離器收集。
東陽市IC厭氧反應器
IC 反應器構造原理圖
1.液分離器2.集管3.二級三相分離器4.沼提升管5.
論內循環(IC)厭氧反應器的設計工藝思想
一級三相分離器6.泥水下降管7.進水8.出水區9.精處理區10.
顆粒污泥膨脹床區11.混合區
沼泡在形成過程中會對液體做膨脹功產生提,使
得沼、污泥和水的混合液沿沼提升管上升至反應器部的
液分離器。沼與泥水分離被導出處理系統,泥水混合物沿著泥
水下降管進入反應器底部的污泥膨脹床區,形成內循環系統。經
顆粒污泥膨脹床區處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參與內循環,另一部分進
入精處理區進行剩余COD 的降解,提高并了出水水質。由于
大部分COD 已被降解,所以精處理區的COD負荷較低, 產量也
小。產生的沼由二級三相分離器收集,通過集管進入液分
離器被導出處理系統。泥水經二級三相分離器后,上清液由
出水區走,顆粒污泥返回精處理區。
IC厭氧反應器過程中應控制的環境因素哪些?
IC厭氧反應器過程中應控制的環境因素哪些?在實際中,揮發酸數量的控制比pH值更為重要,因為機酸累積至足以降低pH值時,厭氧消化的效率突出降低,正常的消化池中,揮發酸(以醋酸計)一般在200~800mg/L之間
CI厭氧反應器過程中應控制的環境因素 哪些?
(1)溫度厭氧消化可在不同的操作溫度下進行。其中,低溫消化的操作溫度為15~25℃;中溫消化為30~40℃;高溫消化為50~55℃。一般認為中溫消化的適宜溫度范Χ為35~38℃,城市污泥以35~37℃為好。
厭氧消化系統對溫度的突變十分敏感,溫度的波動對去除率影響很大,如果突變過大,會導致系統停止產。
(2)pH值厭氧反應器中的pH值對不同階段的產物很大影響。產甲烷的pH值范Χ在6.5~8.O之間,規定的pH值范Χ在6.5~7.5之間,若出此界限范Χ,產甲烷速率將急劇下降;而產酸菌的pH值范Χ在4.O~7.5之間。因此,當厭氧反應器的pH值出甲烷菌的規定pH值范Χ時,系統中的酸性發酵可能過甲烷發酵,會導致反應器內呈現“酸化”現象。
在實際中,揮發酸數量的控制比pH值更為重要,因為機酸累積至足以降低pH值時,厭氧消化的效率突出降低,正常的消化池中,揮發酸(以醋酸計)一般在200~800mg/L之間,如果過2000rag/L,產率將迅速下降,甚至停止產。揮發酸本身不毒害甲烷菌,當揮發酸數量多,造成氫離子濃度的提高和pH值的下降時,則會抑制甲烷菌的生長。
重碳酸鹽及氨氮等是形成厭氧處理系統堿度的主要物質,堿度越高,緩沖能力越強,這利于保持穩定的pH值,一般要求系統中的堿度在2000mg/L以上,氨氮濃度介于50~200mg/L為好。
(3)氧化還原電λ厭氧環境是厭氧消化賴以正常的重要條件,并主要以體系中的氧化還原電λ來反映。不同的厭氧消化系統要求的氧化還原電λ不盡相同,即使同一系統中、不同細菌菌群所要求的氧化還原電λ也不相同。在厭氧發酵過程中,不產甲烷細菌對氧化還原電λ的要求不甚嚴格,甚至可在一100~+100mV的兼性條件下生長;產甲烷細菌的規定氧化還原電λ在一350~一400mV,氧化還原電λ受pH值的影響。
(4)毒物質在厭氧消化過程中,某些物質(如重金屬、氯代機物等)會對厭氧過程產生抑制和毒害,使得厭氧消化速率降低;此外,部分厭氧發酵過程的產物和中間產物(如揮發性機酸、H2 S等)也會對厭氧發酵產生抑制。
在污水厭氧處理上,IC是常用的一種厭氧反應器,與好氧相比其主要的優點在于它的低,污泥產量低(只15%轉化成剩余污泥),且,可回收能源。
污水經進水總管和配管進入反應器后上流經過顆粒污泥床,在這里,污水中的機物被降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反應器下部產生的沼攜帶污泥上升至三相分離器,沼、污泥和處理后的水在三相分離器中被分離出來,污泥回沉于厭氧污泥床,處理后的水經出水堰出,收集的沼被引至厭氧反應器上的水分離器內,經水封罐后可直接送至燃燒火炬或鍋爐。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