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
一、工藝概況
地埋式一體化設備由厭氧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和風機六部分組成。該設備埋入地下,不占地表面積,對周圍影響。適用于食品、屠宰、釀造、印染等行業和生活污水相類似的機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處理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放規準》(GB8978-1996)一級放規準
二、工藝流程
污水→泵→調節池→厭氧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達標放(厭氧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需要風機鼓風,且污泥產生)
三、停留時間
消毒池(30min,殊污水可延遲到1~1.5小時)
沉淀池(一般9~15個月清理一次)
四、設備技術參數
BOD5(mg/l) 進水100~200 出水20
CODCr(mg/l) 進水200~400 出水70
SS(mg/l) 進水200~450 出水30
處理量分:1、3、5、7.5、10、15、20、30、40、50立方米/小時
占地面積:小的6平方米 大的我看到的占地185平方米
設備的工藝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及時由于我農村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村鎮級污水的規模多低于5000噸/日。目前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經常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傳統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造小城鎮污水處理會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法持續。必須針對農村污水的點采用投資省,低,技術,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目前農村成熟的工藝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钚晕勰喾ㄊ撬w自凈的人工強化方法,是一種依靠在曝池內呈懸浮、流動狀態的微生物群體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等來去除污水中機物的方法?;钚晕勰喾ㄐ栎d體,但需設置污泥回流系數及控制污泥濃度、污泥指數等多項指標,其控制較為復雜,但因其需載體,在污水處理量較大的情況下較多。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凈(如灌溉田)的人工強化方法,是一種使微生物群體附著于某些載體的表面上呈膜狀,通過與污水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機物作為營養并加以代謝,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的方法。生物膜法采用生物固定技術,需污泥回流,控制較為簡單。同時生物膜法適合采用分級處理,微生物能根據不同級的污水濃度自然分相,且生物膜培養較快(一般夏天為3-7天,冬天為10-15天),系統調試后,可操作性較強,適合于水量較小的工程。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結合生物濾池和生物曝池的點演變過來的,屬于固著型生物處理方法。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實質之一是在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的下,污水中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實質之二是采用與曝池相同的曝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要的氧,并起到攪拌與混合的。因此,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具活性污泥法點的生物膜法,兼具兩者的優點。
突出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器進行鼓風曝,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活性污泥法的征;
5、,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管理、;
9、 能夠處理生活系統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機污水;
10、采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結構,具、等性,達50 年以上;
11、套裝置施工簡單、操作容易,所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部裝置可設置于地表以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