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抗生素廢水處理工程優化設計及快速啟動
天方藥業股份限以生物發酵法抗生素為主,主要產品是乙酰螺旋酶素。該企業于1998年*期廢水處理工程驗收達標并投產后,分別于2000年、2002年進行了兩次擴建,使其廢水處理站總處理能力達4500m3/d。現擬進行三次擴建,本次設計在前三期工程的設計以及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更為的工藝流程,改進了單體設計,從而節約了工程投資,并確保處理放。
過程與方法
1.1 廢水水質、水量
抗生素廢水機污染程度變化大,部分廢水屬高濃度機廢水,廢水中含殘留的抗生素和溶媒,對微生物具一定的抑制,同時廢水中含不少生物發酵代謝所產生的生物難降解物質,其綜合生物降解性能差i1]。擴建廢水處理工程設計的進出水水質
與現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相比,擴建工程工藝流程在以下幾個環節作了改進。
1.2.1 調節池前置
調節池前置三個優點:①廢水由車間放口流到廢水處理站的過程中,溶媒不斷的上浮、聚集,相當于增加了隔油池的表面負荷,但現工藝在隔油池前一次提升,在水泵葉輪的強烈攪動和切削下,原來已經聚集析出的溶媒又重新乳化分散,隔油池的處理效率下降。本次設計將隔油池、調節池、水泵集水池合建一體,其隔油表面負荷較現水泵集水池的隔油表面負荷大幅度降低,利于溶媒析出,并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②減少了一級提升泵,提高了總提升效率;③調節池后的提升流量為平均時流量,大大降低了初沉池的表面負荷,利于提高初沉效率。初沉池的沉淀效果直接影響后續處理的效果,當廢水中ss濃度較高時,由于初沉池在調節池前,廢水放水質水量不均勻,進入初沉池的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當大水量高ss濃度的廢水進入初沉池時,初沉池的處理效果較差,出水中ss濃度較高,含高濃度ss的廢水進入水解池時,酸化水解菌被部分沉淀下來的顆粒物覆蓋,使酸化菌和廢水之間的傳質受阻,酸化效果大幅度下降。調節池前置是初沉池水量負荷、處理的,也利于后續處理工藝的穩定。
地面加熱與貯熱
現工程在地面上16m高的50m 水塔內加熱與貯熱,一方面存在當蒸汽管處于負壓狀態時廢水向蒸汽管倒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蒸汽加熱造成水塔震動明顯,引發噪聲較大。為此,四期在水解池后建地面加熱與貯熱池,先在地面將水解池出水加熱,再用提升泵直接向各ubf配水。由于加熱與貯熱池建于地面,比加熱塔單位容積造價大大降低,故可以將加熱與貯熱池的容積適當放大,從而提高ubf進水溫度的穩定性。
好氧污泥回流至厭氧沉淀池
好氧污泥含水率高,沉降性能差,剩余好氧污泥直接至污泥濃縮池對污泥濃縮池負荷增加較多,濃縮后污泥含水率較高,增大了壓濾前加藥量。本次設計將好氧至厭氧沉淀池,使好氧污泥和厭氧水中的污泥混合,可改善好氧污泥的沉降性能,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總量,節約污泥脫水。上述改進在系統中逐一得到體現
厭氧反應器的啟動
接種污泥:用原工程ubf反應器污泥床中污泥,接種污泥已經顆粒化。原工程廢水(含部分淀粉廢水)與新建工程廢水水質基本相同。接種污泥質量濃度為52.42kg/m (以ss計),vss/tss=0.8,顆粒污泥粒徑0.1~4刪=i1,單體ubf反應器中接種厭氧污泥的總體積為50m3,接種污泥總量2621kg(tss)。
調試期在冬季,室外溫度低達到一10℃。調試初期加熱池設定溫度為32℃,由于初始進水量較小,為6m3/h,水力停留時間達4d,反應器溫度衰減很快,反應區溫度為27℃ ,微生物反應速度明顯降低。將加熱池溫度提高至37℃ ,反應區溫度保持在30℃以上,反應器的啟動才順利進行。反應器接種污泥已經歷抗生素廢水的馴化,根據微生物的生長性,厭氧反應器的啟動過程不經細菌生長的遲緩期,直接進入對數期和穩定期。機負荷直接反映了食物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系。反應器內污泥濃度在啟動期變化較快,所以難以用污泥負荷反映情況。容積負荷直觀易得,通過控制反應器的進水量增加容積負荷,完成了ubf反應器的啟動ubf進水量由150m3/d提高至300m3/d,容積負荷也從平均2kgcod/m d,提高至4.1kgcod/m d,達到了設計要求,啟動期歷時35d。較原工程啟動期歷時半年,啟動時間大為縮短。啟動初始負荷的是系統順利啟動的關鍵,雖然接種污泥經過馴化,并含一定量的顆粒污泥,但由于接種污泥量較少,若初始負荷過高,容易造成反應器揮發酸積累,污泥流失,直至啟動失敗。經過多次實驗證明2kgcod/m d,的初始負荷對于本實驗所接種的污泥量是合適的。啟動時容積負荷波動,并沒對啟動過程造成很大影響。啟動期間ubf進水的cod為5729~7910mg/l,平均值為7120mg/l;ubf出水的cod為612~1040mg/l,平均值為735 mg/l,平均去除率為90%。調試的開始階段,由于微生物對新環境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表現在出水cod偏高,時過1000 mg/l,cod去除率在85%左右,經過一段時間后,出水cod逐步降至700~800 mg/l,去除率也穩定在90%。啟動后45d測定距反應器底部lm高度取樣口污泥濃度,達到69mg/l,并且大部分為顆粒污泥。同時對污泥反應器的情況研究發現,該反應器的處理效果沒受到影響
結論
擴建工程調節池前置了隔油池的處理效果,減少了一級提升,并了初沉池負荷的穩定性。地面加熱與儲熱節省了工程投資,降低了噪音,并利于加熱溫度的穩定。好氧污泥在厭氧沉淀池沉淀后,減少污泥含水率、污泥總量節約污泥脫水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