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谷研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鐵在人體中的分布、利用和損失
一個成年人,全身含鐵約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紅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紅細胞中外,約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細胞中,是酶的構成成分之一。還有一部分稱為貯備鐵,貯備在肝臟、脾臟、骨髓、腸和胎盤中,約占總量的15~20%。此外,還有少量的鐵,以與蛋白質相結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稱為血漿鐵,數量約為3毫克。紅細胞的壽命約為120天,zui后在肝臟或脾臟中破裂。這樣,每天破裂的紅細胞數,約相當于紅細胞總數的1/120。同時,每天又有相同數量的新的紅細胞,由骨髓產生出來。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紅細胞數,保持相對穩定。一般一天之內,人體中破壞和產生的紅細胞數,可達100億個左右,但人與人之間有一定差異。破壞(或死亡)了的紅細胞分解出來的鐵,轉變成血漿鐵,進入骨髓中后,再次用來生產新的紅細胞。肌肉和其他細胞中的鐵也是如此,細胞破裂后,變成血漿鐵,然后再用來合成新的細胞。
因此,鐵與蛋白質、脂肪等其他營養素不同,除了因出血造成鐵的損失外,鐵在人體內并無消耗,而是循環利用。盡管如此,但仍然有極少量的鐵損失到身體外面,即每天脫落的腸粘膜、皮膚細胞以及毛發中所含的鐵,平均約1毫克左右。成年男子為0.9毫克,女子為0.7毫克。因而每天需要從食物中吸收約1毫克的鐵,以資補充。又由于鐵的吸放率因食物而異,通常為10%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數,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中鐵的攝取量,成年男子為12毫克,女子為18毫克,孕婦、乳母為28毫克。女子、孕婦、乳母因月經出血、胎兒成長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攝取鐵的數量應較多。
前已提及,缺鐵會引起紅細胞數減少,醫學上常用紅細胞計數的方法,來作為確定貧血的標準。一般,紅細胞數為4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在12%克以上者為正常。紅細胞數分別在300~400、200~300、100~200、100萬以下/立方毫米以及血紅蛋白在9~11、6~9、3~6、2克%以下者,分別被定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貧血。
雖然在營養學會制訂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中,對女性、孕婦、乳母等的攝取鐵量較男性為高,但由于女性的身材和飯量都較男子為小,因此在家庭中女子雖是吃同樣的食物,而攝入的鐵,不僅不高于男性,甚至還往往更低。孕婦在懷孕后,血量要增加20%,需要動用200~400毫克的鐵,同時胎兒成長以及分娩時的失血,也需要大量的鐵。乳母由于哺乳的需要,也要求攝入更多數量的鐵。但同樣道理她們所攝入的鐵,也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數量。一般足月胎兒肝內貯存的鐵,可以供應6個月,早產兒僅夠供應3~4個月。又由于嬰幼兒生長迅速,5個月時體重就能增加1倍,1歲后能增加2倍,加之嬰幼兒的排泄量比成年人高出數倍,因而在出生后9~24個月期間,往往容易缺鐵。
如不能及時添加含鐵多的輔食,貧血癥狀還會延續很長時間。其他如大量出血或慢性出血者,患慢性疾病、發熱性疾病者,以及病理情況下鐵代謝異常者,也會出現缺鐵性貧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