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谷研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DNA聚合酶及其應用
DNA聚合酶及其應用
(一)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
是Kornberg A. 1956年首先從大腸桿菌E。Coli 細胞中分離出來的。它是一種多功能性的酶,包括 3種不同的酶活力:ELISA試劑盒
5′→ 3′聚合酶活性(模板, 帶3′-OH游離基團的引物、4dNTPs、 Mg2+ )。
雙鏈特異性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從游離的雙鏈或單鏈DNA的3′端降解。不過對于雙鏈的降解可被5′-3′的多聚活性所抑制。主要是校正作用。
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 的三種用途
1.利用缺口轉移法制備高比活度的DNA探針
利用其5′--3′的外切酶活性及其聚合酶活性。
2.用于DNA連接前的大缺口填充
利用5′--3′的聚合酶活性。
3.用于DNA的序列分析
利用5′--3′的聚合酶活性。ELISA試劑盒
(二)Klenow片段酶
Klenow片段是大腸桿菌聚合酶 I 全酶經枯草桿菌蛋白酶處理后產生的大片段酶分子,分子量為76KD 。
酶催活性:⑴5’ →3’ 的聚合酶活性
⑵3’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Klenow片段的主要用途(利用5’ →3’ 的聚合酶活性):
⑴修補限制性酶消化DNA形成的3′隱蔽末端
⑵標記DNA片段的末端
底物用[α-32P]-dNTPs
⑶cDNA克隆中第二鏈cDNA的合成
⑷DNA序列的測定
(三)T4 DNA聚合酶
T4DNA聚合酶是從T4噬菌體感染了的大腸桿菌中分離出來的,
1.酶催活性:
⑴5′→3′的聚合酶活性
⑵3 ′→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其外切酶活性要比大腸桿菌聚合酶 I 的活性高200倍。比Klenow 片段酶強100~1,000倍。
因此,可以綜合利用這兩種活性進行取代合成反應:
如果反應體系中僅存在一種dNTP或沒有底物時,這時T4DNA聚合酶就會表現出3 ′→ 5 ′外切酶活力,從雙鏈DNA的3′開始降解,直到露出底物dNTP相同的堿基。然后就在此位置發生合成和取代反應。
2.T4DNA聚合酶的用途
(1)利用取代合成反應制備探針
(2)標記具有平末端的或具有3’-隱蔽末端的DNA片段
利用較強的3 ′→ 5 ′外切酶活性和 5′→3′聚合活性
(3)用于DNA序列分析
(四)逆轉錄酶(反轉錄酶)
逆轉錄酶 是一種依賴RNA的DNA聚合酶。
此酶首先是1970年從鼠白血病毒和勞氏肉瘤病毒中發現的。這兩個課題組的論文都發在了同一期的《Nature》雜志上。
zui普遍使用的是從鳥類骨髓母細胞瘤病毒(AMV)分離出來的。ELISA試劑盒
活性:一種可以有效地將mRNA反轉錄成DNA的酶,其產物稱為cDNA(complementary DNA).
主要用途是 將mRNA轉錄成cDNA以制備基因片段。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