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濰坊小宇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

![]() |
濰坊小宇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
2016-1-23 閱讀(112)
小宇環保設計方案
*章 工程概況
1.1、建設基本情況
1.2 工程概況
1.2.1化糞池部分:
1、化糞池的池體、池底、池蓋混凝土均為C30,墊層C15;
2、結構部分,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執行,池子所有鋼筋為Ф12,二級鋼筋,間距12cm,雙層雙向,在開孔的位置必須做加強筋。
3、進水口、出水口、排氣管的位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排污管道總體設計進行調整。
1.2.2生活廢水處理站部分:
1、本工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放樣;
2、該建筑地基礎承載力為f≥2000kg/㎡,該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3、水泥采用42.5R級普通硅酸鹽水泥。
4、水池施工時基坑內不得有積水,若有積水應在池底,水池四周設置盲溝和降水井,降水到池底下500mm,將水引到水池以外。
5、池底、池壁、池蓋采用C30.S8抗滲混凝土,混凝土內加UEA-H高性能混凝土膨脹劑10%,限制膨脹率不小于2*10,并按規定加強養護。
6、矩形梁、柱,現澆(預制)板采用C30砼現澆(預制),設備基礎采用C25砼。
7、池底墊層采用100mm厚C25素混凝土。
8、池壁內表面、池底板及各部分砌體采用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厚20mm,表面采用勞亞爾防水劑抹涂。
9、站房±0.000以上磚墻為240mm頁巖MU10實心磚墻,M5水泥混合砂漿砌筑。池體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按規范設置止水拉片或止水槽,保證池體嚴密不滲漏。
10、洞口四周設置2Ф16加強筋,池壁設對拉筋Ø8@400,梁上部筋錨入支坐內的錨固長度不小于25d,下部筋的支座錨固長度不小于20d,其他搭接按規范執行。
11、鋼筋筋保護層厚度:池底板、柱、梁 C=30mm
池壁C=25mm 池蓋 C=20mm
12、所有裸露金屬構件必需進行防腐處理,刷二遍紅丹防銹漆,再刷二遍石油瀝青漆。
13、裝飾部分:站房頂棚做法參見西南04J515-P05/12(刷白色乳膠漆二遍),內墻作法參見西南04J515-N08/5,外墻做法參見西南04J516-5110/58。
14、窗為塑鋼窗,5mm厚白玻璃,門為塑鋼門, 5mm厚白玻璃。塑鋼門、窗的洞口尺寸均應現場量收,門窗的制作廠家應根據建施圖繪制裝立面進行分格和安裝大樣。窗與內墻平齊。
第二章 施工順序
組織流水施工,各段施工順序為:
其步驟
1、化糞池:
挖土→人工清底→底板墊層→底板鋼筋制安→底板模板安裝→底板砼→(養護)→池壁鋼筋制安→池壁模板安裝→池壁砼→(養護)→拆模→蓋板模板→蓋板鋼筋→蓋板砼→(養護)→回填土(人工夯實)。
2、生活廢水處理站:
挖土→人工清底→底板墊層→底板鋼筋制安→止水帶→底板模板(安裝)→底板砼→(養護)→池壁鋼筋制安→池壁模板安裝→池壁砼→(養護)→拆模→池壁內抹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蓋板模板安裝→蓋板鋼筋制安→蓋板砼→(養護)→回填土(人工夯實)。
由于生活廢水處理站預留洞口、預埋件較多且復雜,在施工時,我施工單位在每道工序都派專人嚴格按照圖紙的要求進行跟蹤檢查。以確保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第三章 主要分部分項的施工工藝方法
3.1、鋼筋工程
3.1.1材料要求
進場材料必須有合格證。
3.1.2鋼筋加工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漆污和鐵銹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
Ⅰ級鋼筋的末端作135度彎鉤,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形式符合設計要求,彎鉤的彎曲直徑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部分Ⅱ級鋼需焊接時,用綁條焊,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宜位于構件的zui大彎矩處。進行焊接以前,必須提供符合建筑焊接規范的合格證書。
3.1.3鋼筋支架的制作和安裝
為保證底板鋼筋的穩固性和池壁兩側鋼筋排距的準確,在底板雙層鋼筋網片及壁兩側鋼筋之間設置鋼筋支架,支架單獨設置。底板支架為直徑12mm鋼筋,池壁支架為直徑8mm鋼筋在綁扎完底板的下層網片筋后安裝支架。
3.1.4鋼筋的綁扎與安裝
底板網片筋的相交點全部用鐵絲綁扎,Φ12及以上鋼筋接頭采用單面搭接焊,焊接長度按設計要求,受力鋼筋之間的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
池壁筋在綁扎完底板筋后進行,池壁筋一次綁扎到頂不需搭接。池壁筋可利用搭簡易架子固定,鋼筋保護層厚度用砂漿墊塊控制,墊塊的誤差不大于±3mm,綁扎鋼筋用的綁絲應扣向內側,不應占用保護層的厚度。所有鋼筋及鋼筋接頭必須作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2、模板工程
3.2.1、材料準備
模板采用各種型號鋼模板塊組裝,按已排好的板號對號組裝,表面均涂脫模劑,不能用鋼模處用木模補齊。
與模板配套體系采用60*100木方、Φ48鋼架管、十字卡扣、拉片、架板。
3.2.2、模板的安裝
構筑物底板及池壁施工縫以下部位,采用組合鋼模板和定型模板組成。為保證池壁的厚度,池壁模板應@600×300布置止水拉片,外背鋼管,與內部架子連成整體。
為了保證墻體的光潔度和易于拆模,模板在安裝前涂刷皂角水加*作為脫模劑。鋼模板的拼縫在拼縫處夾5mm厚海綿條,以保證不漏漿。
所有支撐與土體直接接觸的地方均加墊4cm厚木板,防止支撐體系下沉。
3.2.3、模板的拆除
現澆結構的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有止水拉片的模板必須保證拉片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擾動。
3.3、施工縫的留置
3.3.1、施工縫的留置
底板與池壁的施工縫設在底板與池壁交界處,設1道止水槽。
以保證與不漏水(詳見止水槽留設圖)
3.3.2、施工縫的處理
在澆筑底板砼前,在底板與池壁交接處用鋼管留5cm厚止水槽,
為保證其止水效果留1道止水槽,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1cm厚水泥漿膜和松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用水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有積水,澆筑砼前先鋪一層與砼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30~50厚。
3.4、混凝土工程
3.4.1、混凝土所用材料
水泥使用4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需連續澆筑的混凝土備足水泥。貯存應高出地面500cm,并在地板上鋪油氈防潮。砂采用中砂,石子采用不大于40mm的級配石子。砂子在使用前過篩,石子所含泥土不得成塊或包裹石子表面。拌制混凝土用含氯低于500ppm的飲用水。砼施工時應摻加一定量的“砼復合液”以抗摻,生活廢水處理站標號C30P8,添加用量嚴格計量以保證砼的施工質量,并且添加前先稀釋,防止攪拌不均。
3.4.2、混凝土的配合比及試驗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原則:提高砼不透水性,增大石子撥開系數,在混凝土粗集料周邊形成足夠數量和質量良好的砂漿包裹層,并使粗集料彼此隔離,有效地阻隔沿粗集料互相連通的滲水孔網,具體設計時,首先滿足抗滲要求,同時考慮抗壓強度、施工和易性和經濟性及其它要求,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
配比設計時,應增加抗滲性能試驗,試配要求的抗滲水壓值比設計值提高0.2MPa。
構筑物混凝土采用攪拌站,在現場集中拌制,自動計量。在拌制前做試配。水泥用量控制每工作班至少作一次坍落度試驗,檢驗和易性,按規定作抗滲、抗壓試塊。
混凝土拌制的zui小水泥用量及zui大水灰比控制按配合比要求確定。
3.4.3、計量是保證防水混凝土質量非常重要的環節。防水劑的摻量影響到防水效果,水量加大則不僅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能,而且會造成混凝土的水化熱及收縮加大,強度下降。現場拌制混凝土所用粗細骨料必須計量準確,微機控制自動計量應經檢定,并在檢定周期內運行,攪拌機裝置的量水裝置,每盤混凝土傾出之后,拌和機內不得剩余材料,并在每次澆筑混凝土完成后或改用不同牌號水泥時,立即將滾筒清洗干凈。
3.4.4、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在澆筑前,認真檢查鋼筋綁扎和模板的支撐情況,將預埋套管與周圍鋼筋焊接固定,防止位移,并且安排一名鋼筋工和一名木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墊層混凝土一次性澆筑,不留施工縫。
在澆筑防水砼前,模板及鋼筋間的所有雜物必須清理干凈,并充分濕潤,但注意底板不得積水。池底抗滲混凝土澆筑須連續進行,接茬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澆筑的同時,測量人員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抄平,控制標高。
底板成型,待表面收干后,必須用木抹子或鐵抹子搓壓表面,
防止表面出現裂縫(主要是沉降裂縫、塑性裂縫)。抹壓至少三遍,zui后一遍的收光要掌握好時間,要根據當時的氣候和溫度掌握住砼的凝結時間。
池壁混凝土在施工前首先對施工縫進行處理,清理干凈,保持濕潤,但不得積水,澆筑前施工縫應先鋪50mm厚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摻有外加劑)。池壁混凝土分層連續澆筑完成,每層厚度不超過40cm,沿池壁高度均勻攤鋪;混凝土自由落料高度不超過2m,并設置一個錐形漏斗和下料管,保證不產生離析。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大于30cm。振搗棒要插入下一層混凝土內5-10cm,每層混凝土的間歇時間不大于初凝時間。
防水砼振搗必須密實,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過振,振搗時間宜為10-30秒,以砼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振搗時要快插慢拔,振點要均勻,在施工縫預埋件處加強振搗,以免振搗不實,造成滲水通道,
振搗時應避免觸及模板、鋼筋、止水帶,以防止移位變形。
3.4.5、混凝土的養護
底板覆蓋草袋或薄膜并灑水養護,池壁養護采用掛草袋或外覆塑料布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3.5、架子工程
均采用Φ48鋼管腳手架系統,除模板等結構架子外,各工種施工應搭設施工馬道及操作平臺、安全欄和安全架子并圍護安全網等,但不許與模板支撐系統相連接。
3.6、特殊及關鍵部位的施工技術措施
3.6.1、施工縫細部處理
底板與池壁的施工縫,處理要*,用鏨錘在施工縫表面鑿去1厘米,露出混凝土新茬,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有積水。
在模板內提供足夠的低壓照明,在砼澆筑的過程中,可以看見澆筑情況,保證砼的質量。
施工縫兩邊砼澆筑時間間距至少為3天。
3.6.2、池壁預留孔及埋管
池壁預留孔模板下部應設透氣孔。對大于0.5m直徑的預埋管,一側模板應設觀察口,混凝土澆筑到底部時,應先從管的一側澆搗,振搗至另一側返起底邊為止,再從另一側澆搗,以防管底形成空洞。
3.6.3、鋼筋保護層,采用砂漿塊或定型塑料塊,砂漿塊必須密實,尺寸準確。
3.7、成品保護措施
3.7.1、鋼筋
成型鋼筋應按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油污。
為保護底板鋼筋的位置及穩定性,在雙層鋼筋中間支設鋼筋支架。頂板在雙層鋼筋中間支墊鋼筋馬凳。
綁扎池壁鋼筋和固定套管時,按規定搭操作架,禁止蹬踩池壁水平筋,在安裝套管時,不得隨意割斷鋼筋。
模板隔離劑嚴禁污染鋼筋。
在澆筑砼過程中,搭設鋼筋馬凳,人在墊板上操作,嚴禁直接踩踏鋼筋。
3.7.2、模板
預先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場地,場地要平整夯實。模板平放時,要墊方木。
已安裝完畢的模板,不準在吊運其他模板時碰撞,不準在預拼裝模板就位前作為臨時倚靠,以防止模板變形或產生垂直偏差。已安裝好的平面模板,不可做臨時堆料和作業平臺,以保證支架的穩定,防止平面模板標高和平整產生偏差。
拆下的鋼模板,如發現模板不平或肋邊損壞變形,應及時修理。
在拆模和吊運其他物品時,不得碰壞止水帶及瀝青松木板。
3.7.3、砼
在振搗砼時,不得碰動鋼筋、埋件,防止移位。
鋼筋有踩彎、移位或脫扣時,及時調整、補好。
墊層砼強度未達到1.2MPa不準上人;拆模過程中,按規定認真操作,防止碰壞砼表面。
回填土時,在離砼池外壁20cm內由人工夯實,以防機械打夯破壞池壁表面。
砼澆筑完畢后,要及時養護。池底灑水養護,池壁、池頂覆蓋草袋或外覆塑料布并灑水養護,養護期不少于14天。
3.7.4、回填土
池體砼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損壞時,方可回填。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嚴禁汽車直接倒土入槽。
3.8、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措施
3.8.1、用砼養護劑,化學脫模劑等新工藝。
3.8.2、水平連接采用閃光對焊,推廣電渣壓力焊連接技術。
3.8.3、選用的原材料,構配件。推廣新材料,如砼摻加外加劑冬期防凍劑、泵送劑、減水劑等。推廣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