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濰坊小宇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

![]() |
濰坊小宇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
2020-4-9 閱讀(248)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100噸
企業要發展,技術要進步。小宇環保的水處理設備技術在同行業中一直走在前列,與*企業和新老用戶緊密合作,共同研究開發新設備。為振興環保事業,實事求是制造優質的環保水處理產品而努力工作。
組合式一體化生物處理及中水回用技術的特點
1)模塊化反應器,組合靈活,安裝維護方便。膜生物反應器模塊可根據處理需要進行靈活組合裝配,以適應不同的處理需要。
2)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比傳統生化處理減少占地約1/2。膜生物反應器僅用一個膜分離裝置可*實現常規生化處理中需要的二沉池和砂濾系統才能實現的功能,使系統變得較緊湊,因此減少了占地面積。
3)地埋式結構形式,適應低溫氣候。生化處理模塊建造在地面凍土線以下,免受冬季氣溫影響,能保證處理出水效果。
4)處理率高,出水水質好。膜的精密過濾特性(孔徑小于0.1um),能夠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出水水質良好、穩定,出水懸浮物小于1mg/L,水可以回用。膜過濾幾乎可以截留水中所有懸浮物,還可以截留混合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和細菌、病毒等,使得出水水質較好。
5)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停留在反應器內的時間大大延長,因而可以保持足夠高的污泥濃度,換言之,我們有更多的微生物去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可提高反應器抵抗沖擊負荷和有毒有害物質的能力以及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6)產生剩余污泥量少,減少污泥處理工作量和費用。剩余污泥量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污泥停留時間長短、污泥負荷高低;污泥停留時間長、污泥負荷低,則剩余污泥就少;反之,則剩余污泥多。膜生物反應器剩余污泥之所以少,其原因在于:(1)不受污泥的沉淀性能指標(SV30、SVI)制約,通過大幅提高污泥回流利用,從而自由地延長污泥提留時間;(2)通過回流污泥提高污泥濃度(可達8000mg/L以上)來降低污泥負荷。
7)具有較高的脫氮效果。生化工藝去除氨氮必須依賴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而硝化菌生長特別緩慢,其成為脫氮的限制因子。若在傳統工藝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被吸附在出水懸浮物中的硝化菌以及游離水中的硝化菌隨出水大量流失,導致生化系統中的硝化菌菌群比例低,脫氮效果不好。而通過膜的精密過濾,保證了99.99%的硝化菌*截留并回流至前段的生化系統,維持硝化菌高濃度,有利于其生長和繁殖,從而使氨氮去除效果好。
8)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管理簡便。
9)膜生物反應器模塊化設計,通過小改造,可增大處理水量。由于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模塊化特征,生化池污泥濃度有很寬的可控范圍,即使水量增加20-40%,在不增加生化池的前提下,只需要通過增加必要的膜組件模塊,就能應對處理水量的增長。
為適應城鎮化發展建設的新形勢和環保節能減排的新要求,采用“組合式一體化生物處理及膜分離技術”可適應現有的中水回用需求,同時模塊化的設備可適應不斷增長的污水處理量。該技術占地面積小,安裝運行維護簡單,特別適用于小城鎮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污水處理站運行人員可,人工費用可大大降低,從而降低運行費用。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分析
①格柵
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由于格柵所攔截的每日柵渣量較小,大約為每天0.012m3/d,從經濟運行方面考慮采用人工清渣的方式。
②調節沉淀池
由于水質、水量來源均不一樣,一般高峰流量為平均處理量的2~8倍,因此為使污水處理系統連續穩定地運行,同時調節水量和均化水質,所以設計一調節池。該調節池的設計有效容積一般為平均處理量的6~10倍。
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采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其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生化池。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于后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O級生化池。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該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充氧曝氣系統等部分組成。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點。因此池內保持較高的生物量,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污染物的目的。曝氣設備采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25%以上,有效地節約了運行費用。停留時間≥7小時,氣水比在15:1左右。
沉淀池。污水經O級生化池處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為了使出水SS達到排放標準,采用沉淀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設置1座,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淀池污泥采用氣提設備提至污泥池,同時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將污泥部分提至*生化池進行污泥回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消毒池。內設消毒裝置,導流板。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同時消毒池也充當了清水池的作用。消毒池接觸時間為45分鐘。消毒采用氯片消毒。投加量為4-6mg/L。經過生化、沉淀后的處理水再進行消毒處理。
污泥池。調節沉淀池污泥與二次沉淀池污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污泥濃縮和厭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厭氧池再處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運。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吸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
該工藝因具有高效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反應機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使池體內 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工藝特點
①用分段法提高凈化能力。生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有機物被吸附在污泥上或存在細胞內進行生物合成,這個吸附合成速度很快。第二階段的生化過程以氧化為主,速度較慢。
②用加接觸層的辦法來提高沉淀池效率。對沉淀池的生物膜采取沉淀的辦法,對細小的懸浮物采取濾層截留的辦法,沉淀池區上升流速6.5~7.5m/h;澄清區停留15min。
③接觸氧化工藝只需0.5~1.0h就可以達到活性污泥工藝8h的效果。主要靠生物膜,把氧化池分為兩段,沉淀池加接觸層,接觸氧化池分離下來的污泥含有大量氣泡,宜采用氣浮法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