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深圳市凈得寶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閱讀:1217發布時間:2015-5-26
在2月11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副部長翟青宣布,2014年環保部將全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為了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近期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細化梳理了22項政策措施,并已上報*。同時,今年*財政還將新增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安排50億元支持北京、天津、河北等5省區市大氣污染治理。3月1日起《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也將施行,正式拉開了霧霾打擊戰的大幕。
俗話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打好霧霾打擊戰,首先要搞清楚霧霾形成的原因。目前對霧霾的成因還缺乏系統科學的研究,較為流行的看法是,霧霾的形成主要與燃燒有關,汽車尾氣、燃煤鍋爐煙氣排放等成為眾矢之的。但記者在近期的采訪中了解到,揮發性有機溶劑對于空氣污染和霧霾的貢獻也不可小覷,但人們對這一問題知之甚少。業界專家認為,有機溶劑是霧霾治理中一個重點和難點,整治霧霾更是少不了有機揮發性溶劑的減排和回收利用。
有機溶劑哪里來
“關于霧霾的形成,目前普遍認為是燃燒造成的,因此工業燃煤、汽車燃油、火電廠煙氣以及秸稈焚燒等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污染源,甚至連街邊的露天燒烤也被認為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但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揮發性有機溶劑對霧霾的貢獻也不可小覷。而且,揮發性有機溶劑與霧霾之間的關系還沒有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因此這類物質對大氣環境的危害具有更強的隱秘性。"北京市人大代表陳宇在1月份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提交了1份名為《關于政府專項促進表面涂裝行業有機廢氣回收再利用的建議》。建議中提到的“有機廢氣"實際上就是指直排到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溶劑也叫有機揮發物(VOC)。建議一經提出就引發了與會代表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一些人對于有機溶劑和霧霾之間的關系表示不解。
“揮發性有機溶劑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說的VOC,苯類、酮類以及醇醚類等常溫下易揮發的溶劑都屬于這類物質。這類物質一旦排放到空氣中,氧化后就會形成有機碳或氣溶膠,有可能促成霧霾的產生。"陳宇如是說。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的有關專家也表示,盡管揮發性有機溶劑不是形成PM2.5的zui主要成因,但由其形成的有機二次氣溶膠占到整個顆粒物的20%左右,治理難度較大。所以說揮發性有機溶劑也是對PM2.5有重要貢獻的一類污染源。
一份霧霾的成分分析研究報告也顯示,北京地區霧霾成因中,除了燃煤、機動車、工業用燃料以及揚塵外,來源于有機溶劑揮發所形成PM2.5對于霧霾的貢獻率達到了17%。
那么,這些有機溶劑是從哪里來的呢?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大部分的化工產業已經隱退,按理講不會有大量的有機溶劑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針對這樣的疑問,陳宇表示,“表面涂裝行業是北京地區的空氣中有機溶劑的來源之一,其中包括汽車工業、家具涂裝和包裝印刷三大行業。盡管大規模的基礎化工產業已經從城市中遷出,但汽車修理、家具涂裝以及包裝印刷行業等城市功能*的配套產業依然存在化工環節。這些產業中用到大量的揮發性有機溶劑。"
后端回收更關鍵
盡管開發環保型的水基產品已經成為涂料、膠黏劑、油墨等行業的大勢所趨,但國內包裝印刷、家具涂裝、紡織印染等行業仍在大量使用溶劑型涂料、膠黏劑等產品。這固然是由于相關的水性涂料、水性膠黏劑等環保產品在性能上還有不足,工藝尚不成熟,但更重要的還是成本問題。因此,在這些行業中加強對有機溶劑的回收再利用就成為減少VOC排放的關鍵,也是減少霧霾的后端治理環節。
對于復合膜行業中有機廢氣的收集和處理,錢桂敬表示:“行業應加快積極推廣比較成熟的活性炭吸附技術,通過對有機廢氣吸附、脫附、提純、分離并循環使用實現達標排放。要保證干法復合過程產生的有機廢氣實現有效處理和達標排放。同時還要研究探索印刷工序使用的混合溶劑油墨產生的有機廢氣的回收利用,力爭取得新的突破。"
他建議,在對揮發性有機廢氣綜合治理中,復合膜行業可以借鑒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的經驗。傳統合成革采用DMF溶劑型聚氨酯,生產過程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揮發性有機廢氣,嚴重污染環境。在合成革集中傳統產業區溫州市,在《合成革行業整治提升方案》指引下,各企業在DMF回收和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上進行了大量投資,取得較好減排效果。
劉杰也告訴記者,隨著國家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家具行業也加強了揮發性有機溶劑的減排工作,目前蘇浙一帶的企業多采用氣化燃燒爐處理有機廢氣,北方的一些企業還對有機廢氣燃燒處理中余熱進行了回收利用,既減排又節能。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回收只是減少VOC排放的*步,如果回收的有機溶劑不能再利用,就不能真正達到減排的目的。目前在汽車制造與維修、家具涂裝和包裝印刷等行業中,規范企業基本上可以做到有密閉的操作空間。而其他的小企業基本上沒有回收裝置。即使是有回收裝置的企業,如何處理回收來的廢棄有機溶劑,也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
通常情況下,揮發性有機溶劑通過活性炭或碳纖維的吸附,只是簡單地把溶劑收集、固化下來,而要讓回收來的溶劑有個好的去處,就必須要經過高壓解附、高溫蒸餾,多組分溶劑還要經過精餾分離后,才有利用價值。
“能不能回收雖然重要,但回收來的溶劑去哪了,是我更加關心的。"陳宇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如何處置回收來的溶劑是讓那些規范企業感到頭痛的一件事。不做回收處理,只要沒人查沒人管,就完事大吉;而要進行回收,首先是要有前期投入,之后還要定期更換吸附劑,而回收的溶劑要實現再利用,就要進一步配套更多的脫附、蒸餾、精餾等裝置。因此,只要搞回收就要不斷地投入。這不僅增加了企業成本,同時還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沒有哪個企業愿意去做只增加成本而沒有效益的事。"
因此,陳宇認為,在這樣較難處理的有機廢氣回收的環保產業上,目前還沒有更多的市場驅動力,政府的支持和鼓勵顯得至關重要。他在提交給北京市人大的建議中指出:一是要通過立法和制定標準,輔以優惠扶持政策,強力推廣不限于環境標識的環保涂裝產品和技術,限制溶劑型涂裝工藝的新立和擴建;二要倡導有機溶劑回收再利用,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扶持企業回收再利用有機溶劑,就地循環減排;三是地方財政補貼支持專業單位建立復雜成分回收溶劑的精制分離公共服務平臺裝置,就近為表面涂裝企業提供安全的專業技術服務與合作;四是加強回收溶劑再利用過程中的專業安全監控,讓專業單位去處置危險化學品,減少事故隱患。
源頭控制是根本
涂料、包裝印刷等產業環保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事實上,早在霧霾問題廣受關注之前,涂料、黏合劑、印刷油墨等行業為適應國家環保政策的要求就已經在推廣水性涂料、黏合劑等環保產品。當時關注的重點是減少甲醛、苯類等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溶劑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安全的醇或酯類溶劑以及水。而2013年霧霾問題的凸顯,為涂料和黏合劑等環保化發展又增加了新的壓力,不僅是有毒的溶劑要減排,就連無毒的揮發性醇類、酯類有機物的排放量也要控制。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劉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減少涂料行業中VOC的排放量,近年來,涂料行業一直在推廣水性環保型涂料。目前,水性涂料在涂料總產量中已經占到了50%,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涂料已經實現了水性化,木器家具漆中水性漆的比例也在上升,特別是去年,水性木器漆的產能增長很快。但盡管如此,在涂料總量中還有一半的涂料是溶劑型的。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提供的2012年的調查顯示,涂料加上涂裝行業VOC的年排放總量多達四五百萬噸。
國家涂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曉東表示,涂料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建筑用涂料,一個是工業用涂料。西方發達國家在環保型涂料的開發和應用上比我們*。西方國家建筑用涂料的水性化程度已經達到了90%以上,中國現在達到80%左右;而工業涂料,西方國家水性化的比例達到了50%,而中國只有10%左右,這個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國在國家層面和各個省市層面,都在發布對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減少有機溶劑的揮發量,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和途徑就是要用水性化的產品來取代溶劑型的產品。"趙曉東強調。
去年9月12日*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在包裝印刷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2012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列出的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工程項目中,87家包裝印刷類企業榜上有名。對此,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錢桂敬表示:“復合膜包裝行業必須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減排、污染治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視,一定要加大水性油墨和水性黏合劑的推廣力度,這是治污之本,是方向。目前國內水性油墨研發和應用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在部分產品中初步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治理提供了技術和物質支撐。"
陳宇也強調說,在VOC的減排上,源頭防控是重要手段。在涂裝工藝中,溶劑是不參與成膜的,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任其揮發到空氣中,既浪費了資源和能源,又污染了環境。因此,水性產品、高固含產品及無溶劑產品將逐漸替代溶劑型產品。環保涂裝產品的視覺效果略差于傳統產品,但這個差別是*可以接受的。因此,鼓勵環保產品的推廣和替代是解決有機廢氣治理的有效途徑。
專業處置效率高
有機溶劑的回收再利用需要專業的化工技術。盡管汽車制造、家具涂裝以及包裝印刷行業有機溶劑總的排放量多達數百萬噸,但具體到每一個企業,一年的排放量少則幾十噸,多則上百噸。如果要求每家企業都按照使用—回收—精制—再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有機溶劑,建立起全套的化工裝置單元,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陳宇認為,雖然在包裝印刷、家具涂裝、織物印染工業中制定法規標準推廣揮發性有機物的末端治理技術措施十分必要,但無論從投資、效益,還是技術、安全環保角度考慮,單個企業都沒有能力上馬精制分離項目。企業雖然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將生產中產生的有機廢氣進行了吸附,但如果回收的溶劑不能分離精制再利用,只能以極低價格甚至貼錢轉移給其他客戶,那么這個投資就沒有經濟回報,企業就沒有積極性。而轉移出去廢溶劑如果沒有專門的企業對其進行脫附、分離、精制,它就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如果溶劑再次排放到空氣中,其對環境的污染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
如何為回收來的溶劑找到一個更好的去處,使其不再成為污染環境的禍首,答案就是“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據陳宇介紹,溶劑回收后的處理涉及到許多專業性很強的化工單元,高壓解附、精制分離,如果不是專門的化工企業,擁有專業技術手段,是不大可能做好的。在沒有化工生產經驗的非化工企業中運營化工裝置,增加的安全隱患不言而喻。把事情交給專業的機構做,是處理城市中有機廢氣的*選擇。
在北京化工集團就有這樣一支專業的有機廢氣的回收處理機構,為本市的一家顯示器和電機元器件生產企業配套處理其回收的有機溶劑。回收來的溶劑經過解附、精餾,就擁有了使用價值,從而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可循環的回收再利用的模式。
“我就是從這樣一個典型案例中得到啟發的。"陳宇表示,“像有機溶劑這樣化學品的處置一定得由專業的化工企業來承擔,才能做到安全、環保。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集中建立專業化的精制分離處理中心,對周邊企業的回收溶劑進行集中精制分離處理十分必要。另外,地方政府還要安排建立包裝印刷、家具涂裝、織物印染等工業園區,在園區內建設公用的有機溶劑回收設施及公共服務平臺,引導中小企業入園集聚生產,也不失為是一種有效的專業化處置模式。"
但他同時也指出,有機溶劑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是一種公益事業,從經濟學角度講,是沒有市場驅動力的。他建議,政府與其將精力用到對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懲罰性管理上,倒不如變“堵"為“疏",把資金用到對專業的回收企業的支持上,在用工、用地和稅收等政策給予政策優惠和支持,扶持這一產業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