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信帆生物>>技術文章>>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海水入侵方面取得進展
海水入侵已經導致了世界上很多濱海地區的淡水地下水咸化,加劇了淡水資源的需求壓力。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冬梅、研究員宋獻方與合作者針對遼東半島大連大魏家重要的濱海巖溶含水層,基于歷史和現階段的監測數據,分析了大魏家地區海水入侵變化的反復性。
大魏家水源地自2001年起停止開采向大連市供水。農業灌溉是當地非常重要的補給來源。歷史海水入侵殘留在巖溶結構滯留區的海水很可能在水位恢復過程中再次發生海水和淡水的混合,而造成水位恢復但鹽分恢復并不明顯的觀測結果。離子交換、碳酸鹽巖的溶解和農業施肥等是進一步改變地下水化學組成的重要過程。利用研究區地下水和海水的δ13CDIC和δ34SSO4同位素組成可以識別人為和自然的影響過程,根據硫同位素質量平衡模型,計算出化肥對地下水中硫酸鹽增加的貢獻在第四系含水層中可以達到平均62.1%,而深層巖溶地下水是48.7%。這可能是農業依賴于地下水發展模式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國在這方面廣泛存在的警示問題。
大連大魏家水源地硝酸根離子濃度變化范圍大(33-521mg/L)。半個世紀以來,除了海水入侵,人為活動也發揮很大的作用,使得該地區含水層匯硝酸鹽不斷增加,成為水資源管理不得不重視的問題。通過分析豐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的水化學和氘氧穩定同位素組成,可以識別巖溶裂隙的優先流通道;相對枯水期,豐水期巖溶地下水中高的氚含量說明地下水循環對降雨的快速響應。大魏家水源地周邊生活污水的排放導致地下水中硝酸根離子濃度的增加且伴隨著高的氚含量。
研究人員運用指數和活塞流混合模型(binary exponential and piston-flow mixing model (BEP))來模擬地下水年齡的分布。結果表明淺層第四系含水層中地下水平均滯留時間(92-467 a)與硝酸根離子濃度有著明顯的反相關關系。而由于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深層巖溶含水層系統地下水平均滯留時間(8-411 a)與硝酸根離子濃度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硝酸鹽在沒有反硝化作用下可以通過復雜的巖溶含水層介質和不同來源的氮污染輸入而累積并運移幾十年。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