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品牌分類
-
溫室氣體在線監測 水中voc分析儀 甲醛在線監測 揚塵監測站 戶外柜小型路邊站 氣體監測 零氣發生器 常規空氣站 紅外熱成像儀 石墨消解儀 超級微波化學工作站 水質分析儀 自動多參數流動注射分析儀 水質在線監測分析系統 VOC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 大氣污染移動監測走航車 大氣顆粒物在線源解析 大氣光化學污染監測 大氣碳質組分分析儀 空氣監測儀 氨氮在線分析儀 粉塵檢測儀 顆粒物監測儀器 氣體分析系統 氣體分析儀 臭氧在線分析儀 大氣顆粒物采樣器 總磷總氮在線分析儀 重金屬在線分析儀 煙氣監測系統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 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 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控系統 環境應急便攜監測儀器
智慧環境 | 扼住污水入口的“咽喉”,實現入河排污口有效監管
為什么要監管入河(海)排污口
■方案亮點
近年來,企業偷排、暗管偷排事件屢查不絕,給我們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入河(海)排污口是指直接或通過管道、溝、渠等排污通道向環境水體排放污水的排口,是流域、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節點。
俗話說“排污口整治工作,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排污口是連接水里和岸上的重要關口。隨著排污要求日趨嚴格,公眾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提升,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監管變得尤為迫切,已成為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陣地。
入河排污口監管難度有多大
1.入河排污口底數不清
2.人工排查難度大
3.下游水質斷面難保障
4.監管制度薄弱
入河排污口該如何監管
為高效助力入河排污口污染防治工作,聚光科技推出了入河排污口監測監管方案。結合河道水質污染狀況、不同類型排污口情況以及現有監測系統設施等,選取河道重點斷面和主要入河排污口進行監測,同時利用多種手段進行污染溯源,有效保障入河排污口達標排放,進一步提升河道水環境質量,形成“河道-入河排口-污染源”的高效監管體系。
■方案架構
聚光科技入河排污口監管方案從“查、測、溯、管”四方面入手,通過三級排查方式,差異化集成系統,多樣化溯源手段,以及智慧化監管平臺,實現對入河排污口的高效管控。
■方案亮點
1.分級排查:
一級排查:通過水質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鎖定重點區域、重點河段
二級排查:人工方式為主,排口信息復核,形成排污口清單
三級排查:利用監測車、走航船等,重點區域核查,識別嫌疑污染源
2.差異化的監測方式
使用常規化在線監測站房布設在重點河段及排口,在工業排污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規模化養殖場排污口、大中型灌區排口、農污處理設施排污口等,可以安裝走入式小型水站或一體柜式的微型站房。
在規模較小的養殖排污口、城鎮生活污水散排口、小型灌區排口、農污處理設施排污口、農村生活污水排口等處,可以采用光譜法、電極法設備集成的微型站或立桿式水站。在線監測未覆蓋的排污口及排污口上下游可以用監測車、走航船等對水質定期采樣監測。
3.全覆蓋的監測設備
根據入河排污口監測場景需求,可以差異化配備監測設備。入河排污口監測以常規指標為主,排水量大、污染來源復雜或其他重點排污口,可視情況增加特征指標。
4.多樣化的溯源手段
由于排口設計不規范、管道錯接漏接等問題普遍,污染路徑不明,導致排污口溯源工作難度較大。本方案通過多種溯源技術手段,結合入河排污口排查結果,進一步明確排污責任主體。
5.一體化的監管平臺
聚光科技開發了排口信息管理系統,運用大數據手段,支撐構建具有入庫、管理、查詢、統計、分析、共享等功能的入河排污口數據平臺。通過對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提高排污口的自動監控水平,實現入河排污口數據資源的信息共享,推動入河排污口信息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
■應用案例
六盤水市水環境監測預警監管項目
建設內容
基于《六盤水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與機制建設實施方案》,按照“全面設點、全市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的要求,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內容包含智能感知“一-張網”,基礎設施“一支撐”,應用支撐“一-中臺”,智慧監管“N應用”,全局決策“-張圖”,平臺建設“兩體系”。
建設效果
系統整合河道斷面、入河排口、截污箱涵排口、雨污排口、排洪溝排口等信息,GIS地圖直觀展示。平臺實時接入、查看各排污口監測數據,實現排污口及時高效管控,保障河道斷面水質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