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的設定參數(shù)繁多,每項參數(shù)都有其特定的選擇范圍。在實際使用中,常因個別參數(shù)設置不當,致使變頻器無法正常工作。因此,調試變頻器首要任務是正確設置其參數(shù)。本文整理了16種基本變頻器參數(shù)設置方法,供用戶參考,以確保相關參數(shù)能夠準確設定。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選擇合適的控制方式至關重要,它決定了變頻器的速度、轉距、PID或其他控制模式。選定后,需依據(jù)控制精度進行靜態(tài)或動態(tài)辨識。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這關系到電機運行的最小轉速。電機在低轉速下運行,其散熱性能會顯著下降,長時間運行可能導致電機燒毀。同時,低速運行時電纜中的電流也會增大,可能引發(fā)電纜發(fā)熱。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通常,變頻器的最大頻率可達60Hz,甚至高達400Hz。然而,高頻率會導致電機高速運轉,這對普通電機而言,其軸承可能無法長時間承受超出額定轉速的運轉,同時,電機的轉子也需考慮是否能承受如此高的離心力。
PART 4 載波頻率
載波頻率的設置會影響高次諧波的分量,而后者與電纜長度、電機發(fā)熱、電纜發(fā)熱以及變頻器發(fā)熱等因素緊密相關。
PART 5 電機參數(shù)
在設定變頻器參數(shù)時,需要輸入電機的功率、電流、電壓、轉速以及最大頻率。這些參數(shù)通常可以直接從電機的銘牌上獲取。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在某些頻率點上,系統(tǒng)可能會發(fā)生共振,特別是在整個裝置較高時;在控制壓縮機時,必須避免壓縮機的喘振點。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加速時間是指輸出頻率從0上升至最大頻率所需的時間,而減速時間則是從最大頻率降至0所需的時間。通常,加減速時間是通過頻率設定信號的上升和下降來確定的。在電動機加速時,需要限制頻率設定的上升率以防止過電流,而在減速時則要限制下降率以防止過電壓。
加速時間的設定要求是確保加速電流不超過變頻器的過電流容量,從而防止過流失速導致變頻器跳閘。而減速時間的設定要點則是防止平滑電路電壓過大,避免再生過壓失速使變頻器跳閘。加減速時間可以根據(jù)負載進行計算,但在調試過程中,通常會先設定較長的加減速時間,然后通過觀察電動機的起停過程中是否有過電流、過電壓報警來逐步調整。
PART 8 轉矩提升
轉矩提升,又稱為轉矩補償,旨在補償電動機在低速時因定子繞組電阻而導致的轉矩降低。通過增大低頻率范圍f/V的方法,可以在加速時自動提升電壓以補償起動轉矩,從而確保電動機的順暢加速。如果采用手動補償,則需根據(jù)負載特性,尤其是負載的起動特性,通過試驗來選擇較佳的補償曲線。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變轉矩負載,選擇不當可能導致低速時輸出電壓過高,造成電能浪費,甚至出現(xiàn)電動機帶負載起動時電流大而轉速無法提升的現(xiàn)象。
PART 9 電子熱過載保護
此功能旨在保護電動機免受過熱損害。變頻器內的CPU會根據(jù)運轉電流值和頻率來計算電動機的溫升,從而進行相應的過熱保護。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僅適用于“一拖一”的場合,若為“一拖多”則需在每臺電動機上另行加裝熱繼電器。電子熱保護的設置值通常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電子熱保護設定值(%)=[電動機額定電流(A)/變頻器額定輸出電流(A)]×100%。
PART 10 頻率限制
在運行過程中,可能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頻率進行限制,以確保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即變頻器輸出頻率的上、下限幅值。頻率限制功能旨在防止因誤操作或外接頻率設定信號源故障導致的輸出頻率過高或過低,從而保護設備免受損壞。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設定。此外,該功能還可用于限速,例如在皮帶輸送機中,為減少機械和皮帶的磨損,可以采用變頻器驅動,并通過設定上限頻率來控制皮帶輸送機以固定的較低速度運行。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偏置頻率,又稱偏差頻率或頻率偏差設定,主要用于調整外部模擬信號(如電壓或電流)設定時的頻率輸出。通過此功能,可以在頻率設定信號時調整輸出頻率的高低。某些變頻器允許在頻率設定信號為0%時,通過調整偏差值在0至fmax范圍內改變輸出頻率。此外,某些變頻器(如明電舍、三墾)還提供了偏置極性的設定選項。
丹佛斯DANFOSS變頻器此功能僅在采用外部模擬信號設定頻率時生效。它旨在彌補外部設定信號電壓與變頻器內電壓的不一致,同時簡化模擬設定信號電壓的選擇過程。設定時,需根據(jù)模擬輸入信號的最大值(例如10V、5V或20mA)來確定可輸出的f/V圖形頻率百分數(shù),并以此作為參數(shù)進行設定。例如,當外部設定信號為0-5V時,若變頻器輸出頻率為0-50Hz,則可將增益信號設定為200%。
轉矩限制
轉矩限制功能包括驅動轉矩限制和制動轉矩限制,它通過變頻器輸出的電壓和電流值進行轉矩計算,從而顯著改善加減速和恒速運行時的沖擊負載恢復特性。此功能不僅實現(xiàn)自動加速和減速控制,還能確保在加減速時間小于負載慣量時間的情況下,電動機仍能按照設定的轉矩值自動加速和減速,而不會引發(fā)跳閘。
在驅動模式下,轉矩功能提供強大的起動轉矩,并控制電動機的轉差,確保電動機轉矩始終在最大設定值以內。即使負載轉矩突然增大或加速時間過短,也不會導致變頻器跳閘。通常,為了優(yōu)化起動性能,驅動轉矩設置為80~100%較為適宜。
對制動轉矩,其設定值越小,制動力越大,特別適用于急加減速的場合。但若設定值過大,則可能出現(xiàn)過壓報警。當制動轉矩設定為0%時,電動機在減速時能夠無制動電阻減速至停轉而不跳閘。然而,在某些負載上,如制動轉矩設為0%,減速時可能會出現(xiàn)短暫空轉,導致變頻器反復起動、電流波動,嚴重時可能跳閘,因此需注意此情況。
加減速模式選擇
加減速模式選擇即選擇加減速曲線,一般變頻器提供線性、非線性和S三種曲線。線性曲線適用于大多數(shù)場合;非線性曲線適用于變轉矩負載,如風機;而S曲線則適用于恒轉矩負載,其加減速變化較為平穩(wěn)。在選擇時,應根據(jù)負載轉矩特性進行匹配。但需注意,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鍋爐引風機等,可能需要通過調整曲線來避免跳閘等問題。
轉矩矢量
[此處可接續(xù)關于轉矩矢量的相關內容]
轉矩矢量控制
轉矩矢量控制基于一個核心理論:異步電動機與直流電動機在轉矩產(chǎn)生機理上是相似的。這種控制方式將定子電流精細地分解為磁場電流和轉矩電流,并分別進行調控,最終將這兩者合成的定子電流輸送給電動機。因此,從原理上講,這種控制方式能賦予電動機與直流電動機相似的控制性能。采用轉矩矢量控制后,電動機在各種運行環(huán)境下都能輸出其最大轉矩,特別是在低速運行區(qū)域。
目前,大多數(shù)變頻器都采用無反饋矢量控制技術。該技術能依據(jù)負載電流的大小和相位進行轉差補償,從而賦予電動機堅硬的力學特性,滿足多數(shù)應用場景的需求,無需在變頻器外部另行設置速度反饋電路。此外,還有一項相關的功能——轉差補償控制,旨在補償因負載波動而產(chǎn)生的速度偏差,通過添加與負載電流相對應的轉差頻率來實現(xiàn)。這一功能在定位控制中尤為有用。
節(jié)能控制
對于如風機和水泵這樣的減轉矩負載,其負載轉矩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具有節(jié)能控制功能的變頻器設計了專用的V/f模式,旨在提升電動機和變頻器的效率。該模式能依據(jù)負載電流自動降低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從而實現(xiàn)節(jié)能效果。用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啟用或停用此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電子熱過載保護和頻率限制等功能非常先進,但在某些設備改造場景中,用戶可能無法啟用這些功能,或啟用后導致變頻器頻繁跳閘。這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原用電動機參數(shù)與變頻器要求不匹配,對設定參數(shù)功能了解不足,或未進行必要的電動機參數(shù)手動設定和自動讀取工作。因此,在使用過程中,用戶需仔細核對和調整相關參數(shù),以確保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