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科特商貿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干擾素的基本作用
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動物細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異性蛋白質。細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未感染的細胞上的相關受體作用,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從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干擾素的基本作用如下詳細介紹:
1、抗病毒作用:Ⅰ型干擾素是免疫系統中的主要抗病毒防御與調節因子。機體在早期的病毒感染期間,Ⅰ型干擾素即可控制病毒的生長和增殖。它一方面直接激活免疫細胞,另一方面可間接抑制病毒的復制過程。
2、抗菌作用:干擾素的抗菌作用主要體現于IFN-γ。IFN-γ能通過下調轉鐵蛋白受體減少細菌供鐵量或通過誘導產生內源性NO直接抑制細胞內細菌,還能增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小體——溶酶體溶解細菌作用,通過以上途徑共同達到消滅細菌的作用。
3、抗寄生蟲作用:干擾素的抗寄生蟲作用主要表現于IFN-γ上,干擾素可激活巨噬細胞(Mφ),活化的Mφ可表達高水平的誘導型-氧化氮合酶(iNOS)催化L-*產生NO,NO對接種病原體有抑制和殺傷作用。
4、參與免疫調節:參與免疫調節的為干擾素為IFN-γ,又稱為免疫調節作用干擾素。免疫調節干擾素可對IgG的Fc受體表達,從而有利于巨噬細胞對抗原的吞噬,K、NK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以及T、B淋巴細胞的激活,增強機體免疫應答能力。IFN-γ可使巨噬細胞表面MHCⅡ類分子的表達增加,增強其抗原遞呈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增強巨噬細胞表面表達Fc受體,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免疫復合物、抗體包被的病原體和腫瘤細胞。同時還可以刺激中性粒細胞,增強其吞噬能力,活化NK細胞,增強其細胞毒作用等作用來參與免疫調節。
5、抗腫瘤作用:干擾素是一個在防御腫瘤發展的先天的和適應的必需細胞因子,IFN-γ由特異性抗原刺激T淋巴細胞產生,其結構與I型干擾素不同,不耐酸,為機體主要的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對機體免疫反應有多方面的調節作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