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廣東歐可檢測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大氣鹽霧含量監測與影響因素研究
大氣鹽霧主要來源
研究者表示大氣中的鹽霧約90%來自于海洋,部分研究者認為鹽霧粒子是從海面向空氣中釋放出的微小液滴,并以液滴或鹽核粒子的狀態懸浮于空氣中。主要是由于海浪飛濺造成大量水沫在海面上生成液滴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液滴直徑較大隨即會落入海中,因此產生鹽霧氣溶膠的效果較低。
鹽離海距離影響
量點離海岸距離變遠而急劇下降,最后趨于穩定。導致這一規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鹽霧在傳送過程中,鹽霧一直在沉降,故而離海岸越遠含量相對越低,具體原因可能是由海面向陸地傳播過程中部分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沉降減少,有的被障礙物(山巖、樹木、房屋)阻擋被吸附或降落,有的與大氣其他污染物如灰塵吸附而沉降。
中國電器院早年針對我國部分沿海地區空氣中鹽霧濃度進行了多次測量,表明鹽霧濃度與離海岸距離有關,通過多次測試表明鹽霧濃度普遍保持在0.024~1.375 mg/m3范圍。GB/T 4797.6國標起草者對鹽霧沉降量分析發現,在內陸大約80-1600km內鹽霧沉降量隨離岸距離變大而減小,最終趨于穩定,約0.35mg/m2.d,沿海地區鹽霧沉降量可達122.8mg/m2.d,而通常在沿海地區鹽霧沉降量一般為12.3-60mg/m2.d。離海岸距離鹽霧含量變化主要是離海距離越遠,傳播過程中鹽霧損失越多的原因。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