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齊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砍項目省時間,為科研人員減負
“許多科研人員反映,由于眼睛要盯著拿項目,常年疲于參評或者受評,擠占了學術研究本身的時間。”一位211大學校長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提到,由于各類評審活動多,“揭鍋蓋”勤,時間分散,影響了科研教學活動本身的質量。
針對科技界普遍存在的這一現象,2013年9月以來,在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下,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人社部、農業部、衛計委、中科院、工程院、基金委及北京市等12家單位,針對廣大科研人員反映的科研和人才項目評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開展了改進科研項目評審、人才評價和機構評估(簡稱改進“三評”)工作。
項目:“砍掉”三分之一
據“三評”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經摸底調研,各單位通過合并、下放和取消,評審項目總體減少了29%。
內容相近、定位重復的評審項目被合并。中宣部將文化名家和“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合并;教育部將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評審合并為高等學校創新體系建設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原有30個項目類型的基礎上優化整合,取消了部分類型,形成了3個項目系列、18個項目類型的新的資助格局。
適于地方或下級機構承擔的評審項目被予以下放。教育部將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項目下放省級部門;科技部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下放地方科技主管部門;中科院將院長獎學金等與研究生評價獎勵相關的項目下放。
中組部取消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評審工作,類似可由市場或社會發揮主導作用的項目被取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取消了(地區)非組織間交流項目、留學人員短期回國工作講學專項基金等。
環節:時間減至三分之一
據透露,在減少評審環節各方面,各單位探索了多種方式。通過開展地方聯合評審、壓縮評審時間、減少會議評審、建立評審信息互認共享機制等,進一步簡化評審環節,減輕科研人員的評審壓力。各成員單位積極響應“無評審月”倡議,確定將原來幾乎分布于全年的“三評”工作相對集中在每年4—5月和9—10月兩個時間段。
中宣部提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由過去的會議評審改為通訊評審;教育部提出要綜合運用網絡評審、通訊評審、會議評審等多種方式,建立信息查詢平臺,提供進度查詢及咨詢服務。科技部進一步改革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辦法,大幅度壓縮現場評估時間;在事業單位建立了3個相對固定的網絡視頻評審點。科技部牽頭的973計劃第三輪綜合咨詢環節取消項目答辯,會期由過去的5天縮短為2.5天,項目復評和概算評審兩個環節合二為一。
北京市開發了“一次填報,多次使用”的人才評價平臺,市宣傳部門依托市委組織部開發的人才評選申報系統進行申報,實現了單一平臺的多重應用。
各單位形成高度共識,評審時間相對集中,評審周期合理延長,共同保證了科研人員的科研時間。
為了進一步優化專家結構,減少對少數專家的過度依賴和時間占用。工作組規范了評審專家入庫、遴選、評審等過程管理,積極推進專家庫建設。
自然科學基金委擇優遴選會議評審專家,明確要求會議評審專家參加同類項目評審不得連續超過兩年,專家庫每3年更換1/2;不斷強化專家自律,接受同行質詢和社會監督。部分單位采取措施提高專家工作效率。中組部實施兩個“計劃”申報評審工作統一安排,專家咨詢顧問會議一并召開,共享評委資源。科技部整合了15個各類計劃(專項)專家庫,經更新入庫的有效專家人數約7.91萬人。今年三大主體計劃全部從統一的專家庫中抽選專家,在規范專家管理上邁出重要一步。
為進一步提高評審質量,促進評審的公平公正,各單位積極加強監督機制建設,組建評審工作巡視組,對評審方案制定、評審專家確定和評審組織等各環節實施全程監督。
機制:跨部門整合受關注
該負責人介紹,跨部門項目整合是今年深改小組高度關注的一項工作,也是第二次“三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的一個攻堅克難的重點。
成員單位積極探索解決交叉申報和重復立項問題。自2014年開始,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之間加強溝通協調,實行全面限項檢索,避免重復資助。科技部加強各計劃和專項間任務的統籌,對申報項目進行嚴格查重,工作開展以來,有131項因課題負責人超項等原因未予受理,占申報總數的13.7%,高技術領域項目占20%。
在深入推進改進“三評”工作的同時,科技部、財政部牽頭,會同有關部門推進深化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工作,改革方案已經政治局常委會議審議通過。
通過撤、并、轉等方式按照新的五個類別對現有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進行整合。優化整合按照整體設計、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開展。
該負責人表示,2014年推進了基礎性管理機制建設,在重點領域先行選擇5—10個重點專項進行試點。2015—2016年,將各計劃整合為五個類別,基本建成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建成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并向社會開放。2017年開始,按照新的五類計劃和管理體系運行。現有的973、863等計劃經費渠道不再保留。
據透露下一步,工作組將改進“三評”工作將與貫徹落實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工作深入結合,著力解決科技計劃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的“碎片化”問題,搭建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構建總體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計劃體系,建立目標明確和績效導向的管理制度,有望從根本上解決改進“三評”工作針對的各類評審活動多、時間分散等突出問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