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 日,自然出版集團子刊 Cell Death and Disease 在線發表了上海生科院(健康院)楊黃恬研究組題為 “Berbamine postconditioning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modulation of autophagy”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天然小檗科植物提取的化合物小檗胺后處理 (berbamine postconditioning, BMPoC) 在心肌缺血復灌 (ischemia/reperfusion, I/R) 過程保護心肌損傷的作用機制。
心肌梗塞后及時恢復缺血區的血供 (再灌注) 是挽救缺血心肌的必需步驟,但該過程伴隨著嚴重再灌注損傷的發生。再灌注初期自噬 (autophagy) 調節凋亡紊亂近幾年被認為是造成這一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員發現在缺血前給予 berbamine,可劑量依賴性改善缺血后心肌收縮功能和減少心肌細胞死亡。然而作為更有臨床應用前景的后處理,berbamine 的心肌保護作用及其潛在的分子機制更為值得探究。
博士研究生鄭妍俊等在楊黃恬研究員的指導下發現 BMPoC 劑量依賴性地改善離體心臟缺血復灌后的心功能、改善心肌細胞收縮、減少心肌細胞死亡和降低心肌梗死面積。此作用與 BMPoC 下調再灌注初期心肌細胞自噬水平并且促進自噬體清除密切相關。通過在體過表達及下調自噬關鍵基因 beclin1 發現 BMPoC 對自噬的調節作用是通過降低復灌初期 Beclin1 表達水平來實現。進一步研究發現, 心肌保護性信號通路 PI3K/Akt 參與了 BMPoC 的保護作用。研究結果揭示了小檗胺后處理的心肌保護新作用,并揭示這一保護作用是通過激活 PI3K/Akt 信號通路從而抑制 Beclin1 的表達,進而改善復灌期間的自噬功能紊亂(降低自噬水平以及促進自噬流),為小檗胺走向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此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上海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科研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