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環保協辦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李玉國董事長受邀作主旨報告
1月16日至17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在湖北省十堰市召開。會議由生態環境部、湖北省人民指導,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主辦,十堰市人民、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承辦。作為此次大會區縣長論壇的協辦方,先河環保董事長李玉國、副總裁付國印受邀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以“生態文明和諧共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展示交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實踐創新路徑模式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出席開幕式并講話。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主持開幕式,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蔣旭光,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陳存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工程師蘇春雨等做主旨演講。

先河環保董事長李玉國
在16日下午舉行的區縣長論壇中,李玉國董事長作了題為“充分發揮環保企業作用,助力縣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他表示,縣域經濟是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區域經濟,在綠色發展進程中呈現出多元化的模式。先河環保立足自身技術優勢,結合縣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特點,探索出以下新模式、新路徑。
科技治霾,助力藍天保衛戰:
先河環保依托生態環境物聯網推出的“大氣網格化監測與決策指揮系統”,輔以各駐市現場大數據咨詢服務,成為各市、縣大氣污染防治的參謀助手和有機組成部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生態環境部“京津冀空氣治理考核結果”顯示:11個“”通道城市中有9個在應用先河網格化及相關服務。京津冀2+26個通道城市中,有16個應用了先河網格化系統。截至目前,先河網格化系統已經應用到全國18個省138個市縣(區),協助超過80%的服務市縣成功完成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成為各地科學治霾、治污的有力的。
降費增效,助力企業達標排放:
VOCs是形成臭氧和PM2.5大氣污染物的重要來源,基于產業集群及行業VOCs治理,先河環保創新環境治理模式,開發了“低成本分散回收,規模化集中處理,資源化循環利用”和“活性炭脫附運營中心”以及“一次脫附并科學調配成二類原料直接利用”三種治理新模式,可復制到化工、皮革、家具等產業集群區,協助區域實現環境治理和達標排放。
治污,助力碧水保衛戰:
先河環保已擁有全參數、全系列、全配套的水質監測產品線,以及滿足“河長制”、鎖定污染源頭的“河長制水環境智能管控系統”。在服務國家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先河布局了農村污水、河道以及黑臭水體治理業務,應用于城中村、布局分散的小城鎮、農村和偏遠山區,實現了生活污水、生產污水的就地收集、就地處理。達標排放或回用,構建農村新型環保污水處理模式,是目前控源截污、內源治理、原地處理的較佳方案之一。
一市一策,助力區域環境綜合治理:
公司站在貫徹落實習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高度,依托現有優勢,牽頭組建河北省先進環保產業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將積極整合聯合環保產業的創新資源,以天地空一體化監測設備為基礎,結合大數據應用分析,以源解析加減排規劃制定為手段,對一個市或縣行政區域生態環境,推行“一市一策”區域環境綜合管控新模式,實現找源,施策,治理,持續達標,加快推動縣域經濟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后,李董針對區縣環境管理特點,提出“全民教育,責任到底”、“區域綜合整治,持續達標”、“加強技術幫扶,助力經濟綠色發展”的建議。先河環保的管理、治理模式是可推廣復制的,對縣域經濟綠色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希望能協助各地實現有效科學治理與發展,讓縣域環境成為一張張更美麗的城市名片。
李董的報告,引起眾多參會嘉賓的關注和共鳴,現場進行了熱烈的交流互動,并到先河環保展臺對公司進行深入了解。

李玉國董事長同參會嘉賓深入交流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柴發合到先河環保展臺考察
作為科技改善環境踐行者,先河環保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同與會領導嘉賓通過分享智慧、交流經驗、形成共識,充分展示交流了在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踐創新路徑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凝聚起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澎湃力量,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