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
1 洛氏硬度的技術參數;
1.1 初試驗力:98N(10kg)
1.2 總試驗力:588N(60kg)、980N(100kg)、1471N(150kg)
1.3 壓頭:金剛石洛氏壓頭、Ф1.5875mm球壓頭
1.4 洛氏硬度示值允許誤差(表2)
表2
硬度標尺 | 標準塊的硬度范圍 | 硬度計示值允許誤差 |
HRA | 20~≤75HRA | ±2HRA |
>75~≤88HRA | ±1.5HRA | |
HRB | 20~≤45HRB | ±4HRB |
>45~≤80HRB | ±3HRB | |
>80~≤100HRB | ±2HRB | |
HRC | 20~≤70HRC | ±1.5HRC |
維氏硬度
1 維氏硬度的技術參數
1.1 試驗力:294N(30kg)、980N(100kg)、允差±1.0%
1.2 壓頭:金剛石維氏壓頭
1.3 維氏硬度測量范圍:40HV~1000HV
1.4 維氏硬度計示值的zui大允許誤差(表7)
1.5 維氏硬度計示值重復性(表8)
1.6 使用5X物鏡,測量顯微鏡放大了75倍。
1.7 用5X物鏡時目鏡轂輪zui小分度值L=0.002mm
2 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2.1 被測試件的表面應平整光潔,不得有污物,必須保證壓痕對角線能地測量,光潔度不低于0.8。
2.2 試件應穩定地放在工作臺上,接觸面必須干靜,試驗過程中試件不得移動,并保證試驗力垂直施加于試件上。
2.3 試件或測試層的厚度至少應為對角線平均長度的1.5倍,測試后,試件背面不應出現可見變形痕跡,維氏試樣zui小厚度—試驗力—硬度關系(表9)
2.4 在曲面上進行試驗時使用的修正系數(表10)。
2.5 壓痕對角線平均值與維氏硬度對照表(表11)。
3 維氏硬度計的操作順序
3.1 取出附件箱內裝置,擦靜防銹油。將溜板試臺(34)與升降螺桿(36)按圖裝配(圖5),旋緊滾花螺母(35)。
3.2 顯微鏡座(31)插入硬度計左邊支架(14)孔中,對準凹坑,旋緊螺釘(29)。要求顯微鏡座下平面與試臺平行。
3.3 插入測微目鏡(30)和內照明燈頭(27),內照明燈頭連線插入機體的左邊孔中,將物鏡(32)旋入顯微鏡座內。
3.4 把試件(33)置于試臺上,將溜板試臺移至內擋釘(38)處。
3.5 接通電源,數碼管亮,內照明燈亮。
3.6 根據被測試件的測試要求,轉動變荷手輪,確定試驗力。
3.7 參照洛氏硬度第四章第3條中的3.3~3.6操作(其中黑色金屬,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有色金屬為30±2。)
3.8 反向旋轉旋輪,試件與壓頭分開,將溜板試臺與試件一起平穩地移至物鏡下,輕靠外擋釘(37)
3.9 逐步微量下降試臺,并以升降螺桿孔為中心,將溜板轉動一定的角度后,使物鏡亮點對準試件壓痕,目測對焦距,使試件上的壓痕成像清晰。
3.10 相鄰壓痕中心之間的距離及壓痕中心到硬度塊邊緣的距離應大于壓痕對角線長度的2.5倍,每個壓痕測量其兩對角線長度,取其平均值確定硬度值。
3.11 按上述方法所測得的硬度平均值與標準塊硬度值之差除以標準塊硬度值,用百分比表示,為硬度計的示值誤差(表7);硬度值中zui大值與zui小值之差,除以硬度值平均值,為硬度計的示值重復性(表8)。
3.12 例:用5X物鏡測量,在294N(30kg)試驗力作用下測試維氏硬度值(圖6)
L=IXn 其中:L——壓痕對角線長度(mm) n——壓痕測量實際格數 I——測微目鏡轂輪zui小分度值
當使用2.5X物鏡時,I=0.0004mm,當使用5X物鏡時,I=0.002mm,則L=0.002×(400-221)=0.358,查維氏硬度對照表得(表11):434HV30
布氏硬度
1 布氏硬度的技術參數
1.1 試驗力:306N(31.25kg)、613N(62.5kg)、1839N(187.5kg)允差±1.0%
1.2 球壓頭:Ф2.5mm、Ф5mm
1.3 布氏硬度計示值的zui大允許誤差及示值重復性
1.4 布氏硬度測量范圍:8HBW~650HBW
1.5 使用2.5X物鏡,測量顯微鏡放大了37.5倍。
1.6 用2.5X物鏡時目鏡轂輪zui小分度值L=0.004mm
2 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2.1 被測試件的表面應平整光潔,不得有污物,必須保證壓痕對角線能地測量.
2.2 試件應穩定地放在工作臺上,接觸面必須干靜,試驗過程中試件不得移動,并保證試驗力垂直施加于試件上。
2.3 試件的zui小厚度應大于壓痕深度的10倍。測試后,試件背面不得有可見變形痕跡。布氏壓痕平均直徑與試樣zui小厚度關系(表13)。
3 布氏硬度計的操作順序
3.1 布氏硬度操作順序與維氏相近,區別于試驗力的保持時間;黑色金屬10~15秒、有色金屬30~35秒,當布氏硬度值小于35時,保持時間60秒。
3.2 兩相鄰壓痕中心之間的距離及壓痕中心至標準塊邊緣的距離應大于壓痕對角線長度的3倍,每個壓痕直徑的測量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微量上進行。取其平均值,兩垂直方向直徑之差于其中較短的直徑之比不應大于1%。
3.3 按上述方法所測得的硬度平均值于標準塊硬度值之差除以標準塊硬度值,用百分比表示,為硬度計的示值誤差;硬度值中zui大值與zui小值之差,除以硬度值平均值,為硬度計的示值重復性(表12)。
3.4 例:用用2.5X物鏡測量,球壓頭Ф2.5mm,在1839N(187.5kg)試驗力作用下測試布氏硬度值(圖7)。
L=IXn 其中:L——壓痕對角線長度(mm) n——壓痕測量實際格數 I——測微目鏡轂輪zui小分度值
當使用2.5X物鏡時,I=0.0004mm,當使用5X物鏡時,I=0.002mm,則L=0.004×(565-281.3)=1.1348,查布氏硬度對照表得175HBW2.5/187.5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