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社”報道,日本科學家9日表示,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降下酸雨,讓海水水平面起了變化,許多海洋生物因此滅絕。
科學家表示,強力撞擊下,富含硫磺的隕石立刻蒸發,成為氣態的三氧化硫。這些氣體與水蒸氣結合,形成酸雨,數日內降到地表,造成海水表層酸化,生物死亡。
日本千葉工業大學行星探索研究中心(Planetary Exploration Research Centre)研究員大野宗佑主導的研究團隊表示,在這一致命表層之下的物種躲過浩劫,zui終取而代之繼承這片海洋。
這起隕石撞地球的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也導致稱霸陸地1.65億年的恐龍滅絕,但研究并未探究事件對陸地生物的沖擊。
根據化石調查,當時地球60%至80%的物種都滅絕。
千葉工業大學的研究顯示:“撞擊生成大量三氧化硫蒸氣,高濃度硫酸雨和海水酸化嚴重破壞生態系統,這也許是許多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
研究刊登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