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用B超測量奶牛周期性黃體的大小-博祥來獸用B超
獸用B超測量母牛周期性黃體的大小: 母牛剛排卵1-3d后形成的紅體以及黃體直徑基本集中于12mm之內;排卵4-8d隨著黃體的繼續增大黃體直徑大多集中在12-18mm,而有個別母牛集中在18-25mm內,說明母牛的黃體直徑在這段時間繼續在增大;排卵8-11d,無妊娠的母牛黃體開始消退大都集中于18mm內,而妊娠黃體繼續增大集中于18-25mm;排卵12-15d,無妊娠黃體大都集中于12-18mm內,說明母牛黃體開始消退,新的卵泡即將出現,妊娠黃體繼續增大,并維持在一定狀態;排卵15-18d無妊娠黃體大都集中于12 mm內,而妊娠黃體則是維持在18-25mm之間;其中有母牛出現持久黃體時,母牛在排卵1-3d、15-18d直徑一直大于25mm,且可見白色的亮線。
79%的周期黃體是有腔黃體,有人通過獸用B超超聲對大量黃體的觀察得出的結果,說明在繁殖工作中奶牛的有腔黃體是很常見的。對周期黃體的超聲,可見有周邊有環狀帶的中等結構和中間無回聲的液體腔結構,類似輪胎狀。周期黃體因不同階段而液體腔大小不同,獸用B超超聲檢測顯示為新生黃體的液體腔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液體腔逐漸減小,大約在排卵后15d左右,液體腔基本消失。在采集黃體直徑獸用B超影像圖片時發現,在排卵第8d有些黃體直徑達到了34mm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體消退,造成這種原因可能是在第8d有些黃體突破限制發育到zui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