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青島宜蘭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295發布時間:2014-3-13
2014年全國兩會將至,民意的聚光燈都放在哪兒?
中青輿情監測室今天發布監測報告顯示,自2013年兩會結束至今,按照各相關關鍵字的各網絡平臺輿情信息總和計算,排在*位的民意熱點,分別是:環境治理、反腐倡廉、社會保障、食藥安全、穩定房價/物價、網絡管理、戶籍改革、司法改革、醫療改革和社會風氣。
其中,“環境治理”異軍突起,以高于第二名3倍的優勢穩居。而在此話題逾6.8千萬條討論中,超七成(70.8%)網民又將目光鎖定在“緝拿”PM2.5上。
治霾期待突破環保領域
中青輿情監測室發現,與持續的霧霾相伴生的,是網絡平臺對“環境治理”話題的持續“高燒”。
逾4.8千萬條主題信息,比去年同期暴增了三分之一以上(35.6%),占據“環境治理”話題輿情信息量的七成。
這種變化還有來自網民投票的佐證。近日,據*披露,在其連續數年的網民在線調查中,“環境治理”自2011年起一直在第10位上下徘徊,而今年,它一舉躍升至第7位。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1000條網民意見后發現,面對如何治霾,約三成(29.3%)網民呼吁政府加強監管責任;認為治理霧霾人人有責的觀點,亦占到二成以上(24.5%)。
“緝拿”PM2.5已凝成一股合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截至目前,已有31個省市與環保部簽訂了治理大氣污染的“軍令狀”。消息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2月12日的*常務會議上,以“絕不回避”的態度直面霧霾,向環保部部長的追問“不少于數十問”。
網民更深層次的治霾期待,似乎已突破了環保一個領域。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一周,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大量工業企業違規排放、本應該淘汰的落后產能仍然在堂而皇之地進行生產。以致一位專家不無擔憂地說:“產業結構調整是霧霾治理的根本所在,但是目前的利益格局根本無法撼動這些高污染企業。”
“不破除利益阻礙,霧霾治理何以見成效?”*民族大學教授韓軼在微博中問。
反腐話題升溫折射“滿滿的期待”
在中青輿情監測室發布的榜單中,“反腐倡廉”、“社會保障”分別位居第2位和第3位。二者的輿情總數均在2.2千萬上下,差距僅為3%。
從“勤拍蒼蠅,敢打老虎”,到養老金雙軌制改革,2013年,上述兩個話題均持續占據著輿論目光。
而監測顯示,二者已連續三年“上榜”,但今年的位置略有變化:“反腐倡廉”從往年的第3位躍升至第2位。
18.2萬,這是2013年底*紀委發布的“官員受黨紀政紀處分”數字。與之相伴的,是“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會議里的歪風”不斷被遏制。曾有人嘀咕:“反腐會不會只是一陣風?”但馬年春節后,隨著海南省副省長冀文林、陜西省政協副主席祝作利等“大老虎”相繼接受調查,十八大以來的強勁反腐勢頭,讓百姓“吃了*”。
“人民群眾對反*的信心不斷增長,期待也不斷提高。”這是黨建研究專家黃葦町的觀察。而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分析1000條網民意見后發現,若以去年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為界,百姓對“反腐倡廉”的關注中,也加入了新變化。
比如,支持*打擊*的從74.2%升至82.1%;期待加大反腐力度并建議“用制度保障反腐”的,從三成(32.1%)升至近四成(37.3%);關注“用人*”成了增幅zui大的領域,從9.5%升至19.3%;此外,13.2%的意見期待提防“微*”,構建防腐拒變機制;另有10.7%的意見期待,執行中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而后兩者的先前比例,均在5%左右。
這些百姓的期待,其實很具體。
比如網民“沙漠雄獅的博客”期待,改革用人機制,不讓帶病提拔蔓延成“一窩腐”;網民“geya1012”期待,用公開透明的制度,把官員從“不敢腐”變為“不能腐”;網民“一炮手語錄”的想法是:“反腐進入‘小時代’,除了反小浪費、小貪污、小特權等‘微*’之外,還應向*分子中的‘小人物’開火。在打‘老虎’、‘蒼蠅’的同時,也要打‘蚊子’、‘蠓蟲’。”……
“落實改革藍圖,反腐倒逼改革”,這是兩會前夕外媒預測的“看點”。反腐,將怎樣倒逼改革、承載期待?大幕即將拉開。
逾七成網民支持養老金雙軌制改革
在中青輿情監測室的民意熱點榜單中,“社會保障”這一道涉及失業、養老的民生熱題,今年暫時“讓位”于更加刻不容緩的“環境治理”,居第3位。
但它的輿情總數并不低。在另一項*舉辦的網民投票中,“社會保障”甚至連續5年位居。
這一話題為何引人關注?你若翻開2013年的新聞,延遲退休、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養老雙軌制、異地報銷難……“社會保障”下涵蓋的失業、養老、醫療等福利,哪一項都牽動著數億人神經。其中,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廢之爭,更是聲浪不斷。
媒體報道顯示,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按照現行的制度,公務員的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資的90%。企業人員從社保領取養老保險,許多人退休后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
而能否打破上述養老金的“鴻溝”,就像一塊社會公平的試金石。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分析1000條網民意見顯示,逾七成(76.4%)網民支持破除養老雙軌制;22.3%網民特別關注下崗工人和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19.9%網民期待社保能在各地域之間“銜接”,實現“異地報銷”。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社會保障領域改革所做的表述。此前,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的表述是:“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在*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這種變化背后的邏輯是,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實現制度上的“普惠”,“公平”的問題凸顯出來。
養老金雙軌制的破除,就被諸多百姓視作契機之一。
中國青年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兩會以來,改革已在提速: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正式實施,《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出臺一系列兒童福利政策,*宣布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軌試點運行。zui近,*宣布即將研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政策,又將此話題推向高潮。
養老金雙軌制何時取消,在中國*研究員鄭秉文等專家看來,“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這不妨礙民意對改革的期待。有網民呼吁:“希望盡快建立全國統籌、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要對于農民、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保障機制。”有網民提出:“企業退休養老金雖有十連調,但還不足同等公務員養老金的三分之一。”網民還呼吁盡快廢除養老金雙軌制,并補償或大幅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讓企業退休老人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改革的關鍵是什么?表示對社保制度未來的改革“持樂觀態度”的鄭功成的一句提醒,發人深思:“不能因為區域之私、部門之私、群體之私來阻礙改革。”人在談霧霾治理時,強調“長期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但無具體措施。(統計時存在一人提出多個觀點的情況。——記者注)
這其中,*代表、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韓寶生曾在今年1月“放炮”說:“陜西省采取多項舉措,但灰霾污染卻未見明顯好轉。”他指出,灰霾的區域聯防聯控存在“利益糾葛深、資金缺口大、法律約束弱”等問題,導致地方各自為戰,治霾積極性不高,不能真正聯防聯控。
在124名代表中,僅有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曾被公開報道暗訪污染企業,曾怒斥“少數污染企業頭頂上有保護傘”,并要求環保部門加大執法力度。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