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技術可分為預防性技術措施和設計性措施。預防性措施是指使粉塵的濃度低于爆炸下限和粉塵的大量堆積,及消除有效引燃源;設計性措施是指預防爆炸發生的措施難以奏效時而采取的將爆炸危害程度降至安全水平的措施,使爆炸不至于造成人員傷亡,爆炸后設備短時間內可恢復使用的技術,它包括:抗暴、抑爆、隔爆、泄爆等。
袋式除塵器內作為集塵收集地,使粉塵的濃度時刻低于爆炸下限,經濟上不劃算,也很難做到;但不讓大量粉塵堆積是可以做到的。有效引燃源要區分下列2種引燃源:普通引燃源(例如焊接、磨削、熏煙產生的引燃源)和機械故障引起的引燃源(機械火花、高溫表面、無焰燃燒聚熱、靜電火花)。其中各類運動摩擦引然源是*常發生的,粉塵爆炸的多半事故都是由它引起的。另外經調查和試驗,在粉塵云中主要是發生電暈放電,在工業生產中尚未發生過閃電式放電。此外,工業性生產設備也難以發生這種閃電式放電,除非形成的粉塵云的容器容積大于60 m3或直徑大于3m,才有這種可能。
抗爆就是結構本身能夠承受爆炸壓力,結構本身不發生爆裂。抗爆結構有耐爆炸壓力及耐爆炸沖擊壓力2種,耐爆炸壓力設計應遵守壓力容器設計制造規范,而耐爆炸沖擊壓力可適當放寬。一般地:耐爆炸沖擊壓力為1.5倍的耐爆炸壓力。
抑爆就是將設備內可燃物質爆炸撲滅在初始階段,從而避免過高爆炸壓力的措施,一個成功的抑爆系統能夠在爆炸壓力1×104Pa時動作,抑制后設備內*大壓力低于1×105Pa。抑爆分為2種,一種為被動式,如水袋和阻燃粉末裝置,這類裝置就是爆炸壓力上升到一定范圍內,自動破裂拋撒出水或阻燃粉末;一種由探測初始爆炸傳感器,控制單元及帶高壓驅動的高速噴灑(HRD)抑爆器組成的智能抑爆裝置。
隔爆就是要為防止1個容器內發生的爆炸沿連接管道傳播到后續容器,從而導致系統爆炸,造成更大的損失,然而實際中危害*大的爆炸就是因為隔爆裝置不能工作或沒有設計。它一般可在管道上安裝火焰探頭,觸發相應機構,實現爆炸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