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微納米曝氣機把氣體(如:空氣、氧氣
潛水攪拌機處理污泥技術選擇原則
我國污水處理廠使用潛水攪拌機處理污泥處置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技術可行性,二是經濟合理性。污泥中含有氮、磷、鉀、鋅等養分和有機質,是一種可以進行土地利用的資源。但是往往由于其含水量太高、運輸不便、物理性質不良、影響作物發芽和生長等原因而不宜直接進行土地利用。因此,在土地利用之前必須借助經濟可行的技術手段對其進行嚴格的無害化處理。污泥生物堆肥處理的技術選擇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1、重視工藝和設備的成熟性、穩定性。選擇的工藝技術必須穩定、成熟,能夠滿足周年—尤其是冬季低溫時—連續處置污泥的要求,并盡可能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
2、工藝方案和工程設計要考慮污泥的zui終處置出路問題。如考慮用作肥料或基質,則必滿足殺滅病原菌、雜草種子和物料腐熟等要求;如進行生物干化后焚燒或用作垃圾填埋場覆蓋土,則主要考慮脫除污泥的水分和減量化問題,而不需考慮有機質腐熟和病原菌滅活問題,因此可以縮短發酵時間。
3、生物堆肥、生物十五過程應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和自動控制,以實時自動優化污泥的生物發酵過程,控制惡臭氣體的產生,減少人工操作,減低操作難度,提高工程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4、設計的堆肥發酵工藝必須與設備相配套,不同處理工段之間也要相互匹配,盡量實現機械化作業,而且要重視工藝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對于有害物質含量不超標注的污泥,可經過堆肥發酵處理達到無害化后要求之后進行農林業等土地利用;對于重金屬超標注的污泥,則可以把堆肥發酵過程設計為生物干化工藝,主要關注如何通過高溫發酵過程降低污泥中的水分,而不必太多關注生物滅活問題。根據經驗,生物堆肥過程的工藝調試也是工程運行效果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
5、選擇工藝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環保、運行成本、占地面積和能耗等技術和經濟指標的要求。動態堆肥等傳統堆肥工藝容易存在惡臭污染問題,而且能耗和運行成本較高,占地面積較大,工藝不穩定,因此不太適合于在城郊進行大規模的污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