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術在我國工業廢水回用中的應用有著廣闊的前景。然而,就膜技術本身而言以及在回用中的推廣而言,還存在著諸多技術性問題有待改進,那么膜技術在工業廢水中存在那些問題?
1、膜裝備的國產化還非常薄弱
近年來,膜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突飛猛進,歐美和日本都非常看好這塊新興市場,根據日本某著名膜制造商的預測,中國將在2012年前后成為世界上zui大的膜使用國。
然而,膜裝備的國產化相對于其應用卻遠遠滯后,目前膜市場基本上還是進口膜為主導。雖然近十年不斷有國產膜制造商涌現,雖然占據著充分的價格優勢,但在膜裝備的研發、膜使用壽命和抗污染性能等方面,還和進口膜存在著較大差距,因此,市場的競爭力尚不及美、日和歐洲產品。
2、膜技術的標準化有待深入
制約膜技術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即是膜的標準化問題尚未解決。如前文所述,膜的材質、型式各不相同,截留效率、使用壽命、抗污染性能和運行參數也不盡相同。即使歐美等發達國家,至今尚未制定出關于膜的生產和使用標準。許多項目在啟動之前需要進行小試乃至中試進行比選以確定供貨商和設計參數,其過程相對于其他技術比較緩慢,這一點嚴重影響的膜技術的全面推廣。為此,歐盟于2008年耗資數千萬歐元啟動了膜的標準化的研究課題,至今該課題還在繼續。
3、膜技術的專業化應用有待加強
作為一種裝置自身及應用技術含量都較高的水處理技術,膜技術的應用的另一個障礙即是用戶由于自身的經驗問題常常導致運行故障或影響膜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用戶對膜技術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