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霧霾拯救了一個產業,這樣表述一點也不過分。但實際上,仔細算來,這實在不是一個劃得來的經濟賬。數據顯示,中國的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則高達3.8%。而據某環保組織測算,過去5年來由于大氣污染造成的僅公眾健康損失已超過6000多億元。
這只是顯性霧霾損失。還有霧霾對精神、心理、情緒等隱性影響,是用經濟的手段無法測量的,而其影響卻無時不在。“世界上zui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路上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這種無奈與哀傷深刻影響著幸福指數。還有一個風險我們也不能忽視。霧霾現象的出現也必然引起社會資源流向的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既定戰略目標,延緩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這其中所包含的時間成本更是中國當前發展不堪承受的。事實上,很多發達國家治理霧霾幾乎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已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很顯然,與空氣污染每年給我國造成的龐大經濟損失與健康威脅相比,防治污染催生的經濟收入大大入不敷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的,發達國家治理霧霾問題的經驗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霧霾很輕,代價卻異常沉重。本質而言,霧霾天氣就是一個生態的災難,無論從中產生怎樣的天量商機,都不值得“慶幸”。霧霾紅利暴增已經敲響了生態治理的警鐘,事前預防遠遠比事后修補更為重要,希望從中可以發現中國未來改變發展思路的契機。
搜索關鍵詞: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