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后,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為深入推進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切實保障飲用水源和生態環境安全,加快建設美麗東莞,近日,我市印發實施了《東莞市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實施方案》,圍繞“一年新進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目標,各方籌資350億元,重點推進實施以下七大重點工程、576項子工程,確保全市水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1、實施聯合治水工程。推進東引運河、寒溪河、石馬河、茅洲河及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的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具體包括實施河道整治、建設截污次支管網、石馬河河口橡膠壩改為攔河閘、塘廈鎮河道截彎取直、建設人工濕地及生物浮島等,不斷削減污染負荷,實現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生態系統逐步修復。
2、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完成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河流型和水庫型水源地保護區區劃、全市供水規劃、城市備用水源地建設規劃及重要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規劃;實施飲用水源保護區清理整頓、規范化建設、應急備用水源建設、生態修復、污染治理及排水改道等工程,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高標準穩定達標。
3、實施水源保護工程。東莞環保工程相關人士介紹包括編制流域環境功能區劃、劃定生態控制紅線、開展流域生態健康評估及實施流域水質風險總體控制策略與行動計劃,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與恢復、生態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建設,及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切實提高江河源頭水量調蓄和水質凈化能力,保障江河清潔基流和生態健康。
4、實施設施提效工程。新建、擴建骨干污水處理廠,完善截污管網,建設污泥處置設施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對水質超標的控制單元的污水處理廠尾水實施提標改造,不斷提升治污設施的污染減排效果。
5、實施親水景觀工程。遵循“內外源控制結合、以外源控制為主、內外兼治”的河道治污方針,全面推進各鎮街每年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河涌。系統實施水面保潔、清淤清障、復氧曝氣、引流活水、人工濕地、生態河岸、綠化美化等工程,對全市內河涌進行綜合整治。同時,整治全市所有簡易垃圾填埋場,不斷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6、實施數字監管工程。積極配合省*,完成廣東省河流污染通量監控系統(東莞部分)建設。逐步開展飲用水源地、跨鎮交接斷面、水庫水質監測,分階段建設水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完善全市水環境監控與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提升監測預警水平。
7、實施全民愛水工程。建設水環境教育基地,每年開展治水成果巡回展、愛水惜水志愿者活動、水環境攝影展、節水治水宣傳教育、水環境知識宣講等活動,推動全民愛水、惜水、護水。
:東莞環保工程 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