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我國的大范圍霧霾頻頻鎖城,面對著如此嚴峻環境污染問題,2014年伊始環保部與全國三十多個省份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了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但結果并不如人意,軍令狀并沒做“軍中無戲言”,這就折射出的正是問責制的尷尬處境。
這些年就媒體報道過的所謂的“軍令狀”很多,不能說它沒有起過任何作用或效果,的確推動了治理的動態前進,但既為軍令狀,不能兌現又毫無下文,或者,眼見得弄虛作假又置之不理,顯然,各地各級名目繁多五花八門的軍令狀多如牛毛。毋庸諱言,有的軍令狀并未達到“軍中無戲言”的剛性,當然預期效用無從談起。
軍令狀“言而無信”,折射出的正是問責制的尷尬處境。因為沒有問責,所以就敢說大話,何況,即便說了,用注水數據也可以蒙混過關,再退一步說,萬一被問責,還有眾多的理由。治污軍令狀只有做到“軍中無戲言”,才有可能收到預期效用。若是只簽責任狀而不問責,既無法對各級政府官員的行為進行約束,也會讓公眾深感失望。是真治理,還是假姿態,既要看“軍令狀”的威度,更要看問責的硬度。若是沒有問責,事實證明,不過紙老虎罷了。
更多資訊: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東莞粉塵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