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籠罩之下,我們都是受害者。入冬以來我國大部分地都頻頻陷于陰霧之中,對于被污染的環境,我們與其抱著受害者的心態,習慣性地指責外界、埋怨別人,不如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霧霾突圍”,勿以善小而不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
對于中國當下嚴峻的環境問題來說,我們等不起一百年。哪怕讓霧霾圍城再持續十年、二十年,也是大家難以接受的。在人們向往的美好生活中,不僅包括更滿意的收入,也包括更優美的環境。當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別人走過的彎路,霧霾已然成為災害。而災害背后,霧霾的形成難道不是人禍嗎?是長期過于追求GDP,追求工業生產速度,拿環境做犧牲。為什么還要重蹈覆轍呢?
霧霾中國之痛,民眾之zui痛。我們這一代人,用后代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態代價,換取著高速發展的GDP,恰恰走的正是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每個人都會在這場霧霾中,感受到一種責任,一份教訓, 任何事情都沒有假如,但是未來可以創造,出路就是用制度來保護生態。制度保護環境的關鍵,而就在于提高污染環境的成本。如果污染環境帶來的懲罰遠比不上收益,就不能指望別人有保護環境的遠見。對于污染環境的工廠,如果繳納小額罰款就能蒙混過關這種局面不改變,就很難想象中國還能重回綠水藍天。人人都不喜歡霧霾,但是人人對霧霾都沒有責任嗎?我們不喜歡PM2.5,但很多人再短的路都要開車、再低的樓都用電梯、即使電器不用也開著電源。卻不知,汽車尾氣和火力發電正是PM2.5的重要來源。有人可能覺得這些是瑣碎的細節,對于全局無關痛癢。但千百萬人都如此,集聚起的污染就極為可觀。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天天都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能看到藍天白云。那么讓我們都行動起來,為了遠離霧霾,從你我身邊做起,才能凈化環境,驅散霧霾。
搜索關鍵詞: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