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并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筑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墻、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干活或外圍安全網維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當模板使用,此外在廣告業、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部門也廣泛被使用。
用途
1)操作(作業) —— 包括結構作業用和裝飾作業
2)防護用 —— 主要用于安全防護
3)承重、支撐類 —— 主要用于模板支設
搭設類型
按搭設類型可分為:單排、雙排和滿堂
材質與規格
1)木、竹 —— 以木或竹桿件搭設的就稱為木、竹
2)鋼管 —— 又分為扣件式鋼管和碗扣式。
3)門式組合
支固方式
1)落地式 —— 搭設在地面、樓面、屋面或其他平臺結構之上的
2)懸挑(簡稱“挑”) ——
采用懸挑方式支固的,其挑支方式又有架設于的懸挑梁、的
懸挑三角桁架上和架設于由支撐桿件組合的支挑結構上三種
3)附墻懸掛(簡稱“掛”)——
在上部或(和)中部掛設于墻體挑掛件上的定型
4)懸吊(簡稱“吊”) ——
懸吊于懸挑梁或工程結構之下的。當采用籃式作業時,稱為“吊籃”
5)附著升降(簡稱“爬架”) ——
附著于工程結構、依靠自身提升設備實現升降的懸空,其中實現整體提升的
,也稱為“整體提升”。
特點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和模板支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使用扣件的居多,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于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墻的連接點,對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于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采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于半概率、半經驗的。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