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雅安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北京雅安達長期供應 細胞因子
細胞因子的結構和生物學特征
由于基因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細胞因子的cDNA克隆獲得成功,并獲得了高活性基因表達產物,這給細胞因子的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目前已有IL-2、EPO、G-CSF、GM-CSF、IFN-γ和IFN-α等細胞因子投放市場,有更多的細胞因子正在進行不同期的臨床驗證。細胞因子在正式投入市場成為商品前,必須經過臨床前篩選實驗、臨床Ⅰ期、Ⅱ期、Ⅲ期試用等幾個階段的驗證。
許多因素可以直接影響單核-巨噬細胞IL-1的分泌:
①細胞因子如巨噬細胞激活因子(MAF)、集落刺激因子(CSF)、IFN-α、IFN-γ對IL-1產生具有增強作用。
②LPS、PPD、BCG和李斯特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外毒素,活病毒等也是IL-1產生的刺激劑。在外周血中20pg/ml內毒素刺激單核細胞即可產生IL-1,因此在一般培養條件下,由于微量內毒素的污染可刺激單核細胞分泌IL-1。10ng/mlLPS可使單核細胞合成IL-1增加100倍。
③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劑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以及鈣離子載體(calcium ionophore)如A23187均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④皮質類固醇和前列腺素則對IL-1的產生有抑制作用。
細胞因子的結構和生物學特征
IL-10的分子結構和基因 小鼠和人IL-10基因都定位于第1號染色體,其基因組包括5個外顯子和4個內含子,并可能有NF-κB和AP-1的結合位置。人和小鼠IL-10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分別有81%和73%的同源性。DNA序列分析表明,IL-10與EB病毒基因組中開放讀框區I(BCRF-I)有70%左右的同源性。
有人把BCRF-I的基因產物稱為病毒IL-10(vIL-10),提示EBV可能攝取了哺乳動物IL-10的基因,以求自身的生存。如EBV感染過程中通過產生vIL-10抑制宿主細胞IFN-γ產生,保持EBV在宿主細胞內生存和繁殖。Moore等已克隆成功IL-10cDNA,并在COS7細胞中得到表達。
人和小鼠IL-10均含178個氨基酸殘基,內有18氨基酸信號肽系列,裸肽分子量18.7kDa,PI8.1。成熟IL-10分子為160氨基酸殘基,小鼠和人IL-10分子中分別含5個和4個半*殘基,由于不同糖基化可使分子量有所差別,在35~40kDa之間,酸性條件下不穩定,在溶液中呈非共價連接的同源雙體。人IL-10可作用于小鼠源性細胞,而小鼠IL-10對人的細胞則無作用。
北京雅安達長期供應 細胞因子 歡迎您的咨詢與訂購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