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泵閥將實行“三沿”發展布局
閱讀:1690發布時間:2014-10-13
泵閥一直是溫州的特色產業,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為了扶持泵閥行業的再次發展,近日,《溫州市泵閥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通過專家論證,該規劃由溫州經信委、蘭州理工大學溫州泵閥工程研究院于本月初編制完成。
根據該規劃,溫州泵閥產業發展目標分為近期和中遠期兩個階段,其中,近期目標(至2016年),力爭到2016年泵閥產業總銷售產值達到400億元,年均增長10%;國內*穩步擴大,力爭回到20%以上;培育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00家,其中5億元以上企業10家,培育發展一批產品具有“專、精、特、新”特點又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企業50家,上市企業2家。到2020年(中期目標),產業規模躍上新的臺階,泵閥總銷售產值達到600億元;產值超5億元的企業20家以上,超10億元的企業5家以上,初步形成泵閥制造現代產業體系,產業競爭力進入全國*行列。
溫州是我國zui大的泵閥制造中心,有“中國泵閥之都”之稱,泵閥產業已成為溫州工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但溫州中小企業居多,整體技術水平較低,創新能力薄弱。
早在今年5月,蘭州理工大學、溫州市政府、龍灣區政府簽訂了合作共建溫州科技園框架協議,并于今年7月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合作主要圍繞溫州泵閥產業進行。據了解,該項目由地方政府支持5000萬元,科技園自籌6800萬元,高校出資5000萬元,這是溫州產學研合作中由高校參與出資的項目。
“這是蘭州理工大學有史以來在校外進行大額的投資建設,其目的在于結合溫州的特色產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并且支撐學校學科建設。”蘭州理工大學溫州泵閥工程研究院院長楊國來表示,此次合作就是要通過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幫助溫州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同時建立溫州研究生分院為企業輸送人才,在幫助溫州轉型升級的同時高校也可以從中獲得提升,使雙方達到互利共贏,雙方的產學研合作空間很大。
按照城市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溫州泵閥未來發展空間將實行“三沿”發展布局,即由沿江提升(永嘉甌江)、沿海拓展(龍灣、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沿線優化(瑞安G15沈海高速路線)三部分組成。其他各縣(市、區)也將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能力,優先支持*泵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