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諸城市四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517發布時間:2017-10-31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黨的十九會報告中這些直擊人心的句子為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
十九會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著墨很多,“生態文明”被提及多達12次,“美麗”8次,“綠色”15次,更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提出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黃承梁表示,這是報告就現代化的“綠色屬性”所給予的更加符合生態文明核心要義的界定,是重大的理論創新和科學論斷。
為過去五年生態文明建設點贊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十九會報告充分肯定了十八會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報告對成績的肯定為我們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增添了強烈的信心,報告提出的未來發展布局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十九會代表、張家界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聽完十九會報告后興奮地告訴記者。
1987年4月出生的黃斌,是湖南選舉產生的十九會代表中zui年輕的一位。作為一名一線的環境監測職工,他表示,將結合自身環境監測的工作,守住環境監測底線,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真、準、全”,為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十九會代表藍景芬來自浙江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大漈鄉,“到過我們這兒的游客,無不對這個山水相融、生態*、遠離喧囂的‘云中桃源’由衷贊嘆。”
但五年前的大漈鄉不是這樣。作為高山上的偏遠鄉鎮,傳統且粗放的種養方式利潤低,不少群眾選擇外出打工;生活垃圾、污水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頑疾”……
黨的十八會以來,大漈鄉聚焦“生態美”,建立健全衛生保潔*機制,讓環境美起來、生態好起來。“好生態,帶來好福氣。現在前來度假的游客絡繹不絕,農家樂及民宿經營紅紅火火,越來越多的外出農民返鄉吃上‘旅游飯’。”
過去五年,每個老百姓都能感受到環保的力度。印象zui深的莫過*環保督察的雷厲風行。從2015年底至今年9月,短短一年多時間里,*環保督察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超過1.5萬人被問責。全面督察、鐵腕問責使得以往“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環境保護工作上升到了其應有的位置。
十九會代表、*部長李干杰是一名“老環保”。他坦言,過去想過很多辦法,有的見了成效,有的沒見成效,近來覆蓋全國的“*環保督察”,倡導、親自推動,取得了很大成效。
李干杰說,如今在環保領域,思想認識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尺度之嚴,環境改善速度之快。
“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十九會報告如是說。
五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 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者。
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王維平為這種進步點贊。他表示,生態文明建設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世界觀,也是當下中國發展特別需要的工作。否則,中國發展將不可持續。“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對中國發展負責,也是對中國人民負責,同時也是對世界負責。”
新時代的“美麗”新目標
十九會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形成這個基本判斷有很多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支撐,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環境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表示。
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這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社會矛盾的一個綜合判斷,由此可見,生態環境問題已經被明確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這一重大論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一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盼;二是環境問題的出現原因根本上還是發展不均衡和不充分;三是環境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均衡發 展和充分發展來解決。
“只有定好位,把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資源緊缺納入社會的主要矛盾,成為全國上上下下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生態文明的建設和改革工作,才能得到全面的部署和推進。”常紀文說。
十九會報告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每一個時間節點都對生態環境保護有明確的目標要求。”李干杰說,在過去的基礎上加了“美麗”這個定語,很多目標都是全新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楊開忠表示,黨的十八會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一個重要方面。十九會報告在總結十八會以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把“美麗中國”上升到建設怎樣的社會主義強國高度,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時,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之一,從而豐富和完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性質。
“美麗中國建設需要著眼長遠,所以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三十年時間分兩個階段目標來實現,而且不是就環境談環境,要樹立新發展理念,實現向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的轉型,將生態文明建設切實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形成合力,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從更加綜合的角度推進來生態文明。”
“報告說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時間很緊,意味著速度要加快、力度要提高、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說。
“美麗中國”四項任務
十九會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四項任務:一是推進綠色發展,二是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三是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四是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薛濤剖析了四項任務之間的關系。第二條重在環保,第三條重在生態保護,而*條是兩者的集合和整個經濟生活發展的總體思路,還包括產業發展的綜合視角。第四條則是在環境管理的重要抓手環境信息管理的事權上收中,實現*對環保和生態的有效的管控體系,是真正將前三者落到實處的關鍵支撐點之一。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要求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
“這將改變目前多頭監管的局面,形成統一行使相關職責的體制,是我國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的重大改革,意義深遠。”楊開忠說。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要求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積極參與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表示,這項措施明確了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標準,是污染控制的關鍵,也是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排放標準需要持續進步,我國排放標準比發達國家落后很多,這樣的措施指明了污染控制的方向。”
落實是關鍵,*建議,生態文明建設目前自上而下的多一點,但是自下而上的探索也很重要,應該發揮地方積極性,讓它們在實踐中摸索,走出一條路,供其他地區復制、推廣、借鑒。
*哲學部馬克si主義哲學史教研室副主任孫要良認為,提出四大任務,這是因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是由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式導致的,必須走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道路。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將任務落實到行動中,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