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諸城市四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571發布時間:2017-10-13
一個國家的健康發展,和人一樣,離不開潔凈的空氣、水和土壤。黨會以來,我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進展。5年來,國家出臺了一個個政策,地方實施了一項項舉措,目的就是改善環境質量。讓山常青、水常綠,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幸福感。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深入推進環境治理
隨著環境保護的全面深入開展,治污思路與時俱進。“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
環境治理,重拳出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相繼出臺,明確了階段性目標和具體行動措施。
為“對癥下藥”解決環境問題,2016年初,*機構編制作了部分調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而是設置水、大氣、土壤3個環境管理司。這是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舉措。
改善環境質量是根本目標,總量控制是重要手段。從強調“總量”到強調“質量”,變化的不僅僅是一個詞匯,更是觀念和管理的大扭轉,同時也是對百姓需求的及時回應。
近幾年來,我國在改善環境質量上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總量控制范圍擴大。除繼續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4種常規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外,增加了對VOCs、總氮、總磷等污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
——環境管理更加精細??諝赓|量評價體系發生變化。“粗放型”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公眾的需求,從空氣污染指數(API)到空氣質量指數(AQI)的改變,尤其是將PM2.5納入到監測指標以后,監測數據更加科學,也更符合實際情況,使環境治理成效與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貼近。
水環境管理更加精細。2016年發布 “十三五”期間水質需改善控制單元信息清單。這份控制單元清單的出臺,突出了質量改善的核心地位,也為實現水環境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具體路徑?!端h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方案》、《關于強化水體達標方案編制實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出臺,也都是向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轉變的具體行動。
——工作舉措更加。改善環境質量,需要采取硬措施。
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抓住工業污染源這個重點,就等于抓住了改善環境質量的“牛鼻子”?!蛾P于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完成鋼鐵、火電、水泥等8個行業超標問題整治任務,到2020年底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保持達標排放。
實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全面落實《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有利于全面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持續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實施城市空氣質量排名。為推動地方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在開展城市空氣質量排名的基礎上,對城市空氣質量變化程度進行排名,向社會公開空氣質量變差和變好的*名城市。
環保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為環境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質量改善是堅持以人為本、增強人民福祉的重要體現。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需要良好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
——實行聯防聯控協作機制。
藍天關系著群眾的獲得感。一到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便打響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已經建立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小組聯席會議制度。截至今年7月底,共召開了10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
此外,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建立了水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比如,安徽、江蘇、河南、浙江等建立了跨省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
水和大氣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省界間沒有“防火墻”,臨近省份常常是“共享污染”。而不同省份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利益訴求不同,要想達成統一的環境治理目標,建立跨地區(流域)環保機構至關重要。為此,加快落實《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跨地區環保機構將是中國*為重點解決區域大氣環境問題而設置的跨地區環保機構,有助于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
——深化責任體制。
*環保督察是近年來環保領域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自2015年年底*環保督察組在河北開展督察試點以來,2016~2017年間,*環保督察組先后分4批入駐全國31個?。▍^、市),超過1.5萬人被問責。開展環保督察,為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優化環保體制、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九龍治水”一直是困擾河道管理的一道難題?!蛾P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通過實行河長制,讓“黨政同責”和“地方對本地區環境質量負責”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實。一些地方已經建立起四級或五級河長管理體系,強化了對河流水質達標的責任。
強化擔責盡責,從嚴追責問責,才能標本兼治,推動治污不斷取得新成效。近年來,各地紛紛出臺大氣和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問責辦法,對治污不力的單位和工作人員進行處罰。同時,建立終身責任追究制度。
——引入經濟手段。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一招好棋,為水、氣、土的環境治理注入了活力。
“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山東在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制度,通過不斷優化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6年,山東省級財政共發放生態補償資2.72億元,有關市上繳生態補償資885萬元,合計發放2.6315億元。
近年來,各地一直在積極探索流域生態補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韓江、東江等流域建立了跨省界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北京、河北、山西、遼寧、江蘇、浙江、廣東、江西、湖北等9省(市)實現了行政區內全流域生態補償。
環境改善速度之快,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就要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全面加強環境污染防治。為此,一筆筆真金白銀投入“三大戰役”。僅2016年,*財政分別安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12億元、140億元、91億元。
經過幾年奮斗,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擺在我們面前:
為讓人們呼吸上清潔的空氣——采取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黃標車淘汰、控煤、治理“小散亂污”等舉措,對各類污染源實施綜合治理,減少污染排放。強化區域聯動治污,*組織開展了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與巡查,5600人次參加督查,1400余人次參與巡查。
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3個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
在三大經濟圈中,珠三角的空氣質量優于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過去,工廠林立、制造業發達,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灰霾蔽日、污水橫流也讓人們頭疼不已;如今,通過綠色轉型謀發展和堅持不懈的治污攻堅,珠三角的藍天白云越來越多。2016年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報告顯示,珠三角區域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89.5%,區域PM2.5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
為讓人們喝上干凈的水——開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全國各地設置飲用水水源防護設施3800多公里,拆除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3400多處;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著力加強流域生態環境功能保護,緊抓減排和增容流域治污兩條線;督促工業集聚區建設污水集中治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測裝置。
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增加到67.8%,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浙江省紹興市今年69歲的祁起作為枕水而居的“老柯橋人”,一度因為河道水質變差而黯然神傷。通過4年“五水共治”,讓這位老人找回了“我在江邊走,魚蝦水中游”的美景。
為讓人們吃上放心的食物——在全國范圍內開展6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組織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修訂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試點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目前,已有30多個?。▍^、市)編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湖南省常德市作為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之一,先后共投入2.1億元對石門縣雄黃礦區進行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已完成土壤修復示范面積200畝,礦區黃水溪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廣東省韶關市近5年來共投入重金屬及土壤污染治理資金16.65億元,以大寶山礦等重點防控區為突破口,加快重金屬污染防治進程。在大寶山礦區沙凡公路14公里銅選廠周邊區域,原來光禿禿的山頭已經覆蓋上了綠意蔥蔥的植被。
勵行致遠,不忘初心。美麗中國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