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舉世皆知,然而中國古代環保卻鮮為人知。世界上早的環保部、可追溯到夏朝大禹時期的環保立法、早的垃圾桶……對不環保行為的處罰,尤其嚴重:“死無赦”、“斷其手”、“笞五十”等。古人對待環境尚且如此,今人該如何? 【中國古代環?!?/a>
湘300兒童血鉛超標后續如何?免其官!
日前,環保部公布今年9月份包括湖南兒童血鉛超標在內的10起重大環境違法案件。血鉛事件中,當地縣環保局長等4人被免職。病態政績觀不除,免職幾個干部是不是顯得既蒼白又無力了?歸根結底,改變發展觀念才是良策。 【血鉛事件后續】
如何解開霧霾的“神秘面紗”?解其源!
一盤番茄炒蛋,用了什么食材一目了然,可霧霾呢?為了有針對性地防治霧霾,中央積極部署霧霾源解析工作,各地紛紛開展行動“追根究底”。當初神秘的霧霾已經被揭開面紗,抗霾狙擊戰的目標越發明晰。 【霧霾元解析】
今冬明春重污染天氣如何預警?把其脈!
冬春季節是我國空氣污染嚴重的時期,中國氣象局與環境保護部強強聯合,“把脈”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工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聯合開展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會商工作,共同研判空氣污染形勢,提升預測預報準確度。 【把脈重污染天氣預警】
企業觸碰“環保紅線”怎么辦?罰其行!
群眾關心的,環保部門就要管;污染直排的,支柱產業也要停;違法排污的,都必須登報道歉;打時間差的,半夜周末均要查等等,觸碰紅線,取消政策優惠,重罰其行為。浙江諸暨市這股“環保風暴”不可謂不大快人心。 【“環保紅線”碰不得】
解開污染源頭,重罰污染行為,把脈污染動向,斬斷污染的黑手……只有多手段地狠抓嚴抓,才能保證我國環保工作順利走上坦途。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