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從今日起到25日,京津冀地區將出現霧霾天氣,24~25日為嚴重,部門地區有中度甚至重度霾。此次霾伏將持續到25日傍晚冷空氣的到來。顛來倒去,后還是成了“等風來”。專家呼吁,根本途徑在減排。 【北京三迎霧霾】
怪不得民眾紛紛生出逃離北上廣的念頭,可眼下問題是,逃離了北上廣,也逃不出霧霾魔掌。說到底,治霾是道綜合考題,考驗的是大氣十條的落實程度,是氣象災害預警制度,是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是每個公民的環保意識……逃跑,不如接招! 【逃離北上廣】
霾來了,煤電企業不淡定了,“近零排放”喊得很響。重點區域,超凈排放有客觀需求;相對落后地方,粗放式污染嚴重,超凈排放得不償失。如何不計代價,近零排放理論上都可以實現。令人費解的是,一直被環保政策牽著鼻子走的火電行業為何主動近零排放? 【近零排放的誘惑?】
大氣污染形勢嚴峻,和火電一樣,黃標車也被推上了風頭浪尖。黃標車它惹誰了?國務院下達黃標車與老舊車淘汰指標,并分解下發到各地。各個省市紛紛行動,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政策法規,積極部署有效措施,取得了不斐的成績。 【消滅黃標車】
一些街道一年中受污染超過8個月;暴露時間長的城市是邢臺;北京PM2.5暴露強度高;13大重點區域城市基本未達標;地面監測站不足……赤裸裸的數據盡在全國城市PM2.5污染調查結果中?,F實就是這么骨感,民眾才會如此敏感。 【PM2.5污染調查結果很骨感】
逃離一座城,卻逃不出霾伏;煤電忙著“近零排放”;消滅黃標車戰役打響。不知何時,民眾才能不戴口罩,雄赳赳氣昂昂走在北上廣的大街上?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