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針對污染問題,提前發布預警信息,掌握主動權,才能將損害降到低,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控制。目前,我國監測預警體系日臻完善,重污染天氣不再是“一無所知”的噩夢。 【睜開監測預警的雙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環保法》中按日連續處罰的規定如何落地生根?環保執法過程中如果避免墜入紙上談兵的舊窠?企業違法成本具體如何計算?這些都將成為新法按日處罰能否順利執行的關鍵。 【按日處罰如何落地生根?】
“碧波將出丹江口,一江清水向北流。”眼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進入通水階段,水位上漲,水質達標,受水地區將用上源源不斷的放心水。江水先入水廠,經過嚴格凈化處理,成為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終惠及千家萬戶。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也能成為藝術品。洛杉磯藝術家用廢舊物品拼成當紅明星肖像,德國藝術家打造500名垃圾人戰隊,泰國環保大師廢舊鋼鐵鑄造綠巨人……有一雙綠色環保的眼睛,讓“下里巴人”上位變身“陽春白雪”。 【垃圾上位成為藝術品】
跑贏環保馬拉松,嚴抓監測敲警鐘,按日處罰關鍵,終見清水與碧空。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